旺季不再旺 礼品业俯下身段从“傍公款”到“叩市场

2014-01-16 来源:湖南日报

         年终岁末,本是礼品业的旺季,而眼下,这一行业却“旺季不旺”,高档礼品更是遭遇“寒流”,政府采购基本为零。面对现实,靠“公家”吃饭的礼品业,开始“转舵”大众市场。从“傍公款”到“叩市场”——

 
  礼品业俯下身段谋转型
 
  “旺季不旺”,礼品业遇冷
 
  春节将至,记者近日在长沙市调查发现,由于中央、省里一系列规定严控“三公经费”,狠刹“公款送礼”之风,不少单位企业都取消了节前送礼,礼品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生意至少下滑六成。”1月12日,在长沙市芙蓉路上经营一家礼品公司的袁先生说,往年这个时候,企业、单位的订单最多。然而,自去年中秋节开始,公司的生意就每况愈下,本想到年底时会有大批订单进来“救市”,可等到现在,下单的仅区区几家私企,机关事业单位几乎全无,销售状况大不如前。
 
  一些礼品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款送礼的势头被刹住,单位订单数量暴跌,往日火爆的礼品生意每况愈下。
 
  对此,湖南商学院教授刘期湘认为,礼品行业“旺季”遇冷,这与中央和湖南省出台的有关规定有着直接关系。他分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过年过节送礼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也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以往的高档奢华礼品主要是为了迎合公款消费而存在的,过度的公款送礼导致礼品业的畸形发展和价格虚高。而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向纵深推进,礼品行业必将受到冲击。
 
  “现在最旺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以前淡季的生意好。”针对目前整个行业的现状,湖南瑞珀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丹说,这一变化,从去年8月份后变得尤为明显。从事礼品批发业务已近十年的他,感受颇深。
 
  事实上,从2012年年底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开始,就已经有许多从事礼品业者预见到了如今的结果,国家严控“三公消费”,提倡厉行节约等相关政策立竿见影,反映在礼品行业就是“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瞄准大众市场,谋划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从事礼品生产经营的企业总数已超过5000多家,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经济活力;湖南物华天宝,湘绣、陶瓷、茶叶、湘酒等特产丰富,是礼品生产大省。随着我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礼品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我省礼品行业内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礼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化程度低,设计、生产、销售各环节资源不能共享;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湖南礼品在省外销售惨淡。
 
  1月10日,湖南省礼品业商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长沙举行,来自我省礼品业的1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今年生意难做,议得最多的是如何转型,怎样“过冬”。
 
  “政策规定逼着我们转型,只有从依靠政府真正转向依靠市场,行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湖南省礼品业商会会长阳越勇说,湖南省礼品业商会将以“弘扬湖湘文化,促进湘品出湘”为宗旨,将积聚各方力量把商会打造成为一个全省礼品业交流、合作和发展的平台。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内企业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共同开拓省内外市场,促进全省礼品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省内礼品企业也纷纷谋求转型,扩大经营渠道、调整产品结构、简化包装,迎合普通消费者的“胃口”。
 
  刘期湘教授指出,“高档礼品市场面临冲击,大众消费市场的需求势必不降反升,这可能是礼品业转型的有利机遇。”
 
  “私人定制”,迎来新商机
 
  “健康、个性、富有创意的生活化礼品将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关注。”湖南毅鹏金银花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原来总把眼睛盯着政府采购、产品注重奢华包装,其实真正的市场潜力在大众消费。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客户的需求,配制针对不同人群的养生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用“公费”置办礼品送员工、送客户的情况越来越少。正因如此,一些礼品企业不得不在销售萎缩的情况下及时“转舵”,将经营方向由“公”转“私”,从迎合公务消费到面向大众市场,通过改变设计、实用性等方面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有创意才有市场,个性定制服务将成为未来礼品市场开拓的蓝海,现在不少礼品企业已嗅到了这一商机,他们将市场和产品开发重点转向私人间礼品市场。围绕“私人定制”的理念,通过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提升礼品的内涵和创意。在网上,各种礼品定制服务生意红火。
 
  “未来的礼品经济,将是‘私人定制’的黄金时代,并将引领礼品业走势。而这,又给礼品业带来了全新的市场契机。”阳越勇认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广告位

中国轻工业网公益广告文章页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