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大米量不减 国内米企如何逆转

分享到: 更多
2016-03-24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3月上旬,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指挥重庆、昆明、长沙、贵阳海关缉私局,在地方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一举捣毁涉嫌走私大米团伙7个,初估涉案走私大米1.34万吨,案值约6700万元。此消息仅仅是2016年米市的一个缩影,近些年来正规渠道进口大米及走私大米对国产米所造成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进口大米虽然从表面上能够丰富我国大米品种多样化,但是事实上进口米对市场更多的是沉重的打击,使得国内米市长期处于供大于足的格局,产区大米滞销,加工企业利润大幅下滑。那么面对进口米量持续不减,作为国内米企想得到长久的发展,该如何逆转呢?

  首先,品牌是硬道理

  现如的米市可以用“风雨飘摇”来形容,米企对于当前的生产经营现状评价便是“订单生产,维系老客户”。从此话中不难理解,原有的经销商还是较认可企业生产的品牌,那么品牌如何做大并长久经营值得企业思考。笔者近几年在采访中发现,部分产区最普遍的抢占市场手段即是打价格战。大家这种恶性的竞争,往往忽略了品质存在的价值。特别是进口米流入中国市场后,大家纷纷利用进口米勾兑国产米、北方米用低价的南方米调和,再加上新陈米的混合现象屡见不鲜,成本虽然降下来了,但品质及信誉却失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小型企业难生存、难盈利的根源了。在前期笔者的一篇文章中,有一位网友留言这样说:“不管市场怎么波动、万变不离其宗、收购优质粮、打造优质知名品牌,价格合理容易让人们接受,做好售后服务,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努力降低成本、具备市场竞争力、新概念、新营销方式、质量需稳定、口碑最重要。” 我觉得他所说的就非常值得米企思考。

  其次,原粮成本控制

  虽然国家为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收购主体已由米企转向国储,使得米企的原粮加工成本逐年提高,让当前米企均叫苦连连,抱怨好粮都被国储收走了,拍出的价又高,使得米企无法负担加工成本。但同时,笔者认为虽有国储支撑市场粮价,但原粮价格并不是在全年收购中一成不变,米企应做到市场信息的有效掌握,逢低存储。同时,各地方土地流转的实行也为米企带来契机。部分米企拥有自己的订单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可有效地保证自行用粮的供应,这样一来不仅可保证原粮质量,二来也可有效的节约长期对外收粮的人力、物力成本。

  再次,完善的生产产业链

  除去原粮成本控制外,副产品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容小觑。在笔者近些年采访中也不难发现,部分大型知名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对于副产品销售大有不同。中小型企业对于副产品没有统一合理化经营,副产品多数是随行就市,很容易受市场行情的大涨大落所拖累。而大中型企业多采取自用、招标、定向销售等方式,不仅价格卖的高且有效的保证了加工利润。大米产品产业链的健全,不仅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的统一化管理。

  最后,进口米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我们更要理性的面对,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主动求变,而非单纯依靠国家政策扭转亏损的现状。虽然“稻强米弱”的格局长期存在,但是势必会加速大米行业优胜劣汰,品牌效应好了,可拓宽企业的发展渠道。原粮成本降低了,米企的加利润空间才会增大,产业链健全了,才使得米企得到稳健的发展。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