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匠”:练好“内功”拓展外贸品牌

分享到: 更多
2016-0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导读]
  50多年前,年仅16岁的郑秀康开始学做机械模具。机缘巧合,这名小“工匠”学会了制鞋,步步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浙江温州创办了自己的鞋厂。

  如今,这位“工匠”已年近七旬,他的鞋品牌“康奈”是中国中高端皮鞋制造的标杆。十几年前,“康奈”走出国门,在意大利市场初露头角。随后,大量的专卖店“涌入”世界各地。

  然而,普遍的问题也困扰着他:“如果康奈卖500元(人民币,下同),耐克卖520元,消费者也肯定买耐克的鞋。”

  中国制造在外贸中有着不被信任的无奈。“奥雷士”品牌接班人张伟告诉记者,质量差不多的智能马桶盖,自己品牌目前均价1000多元,一些知名品牌能卖到3000多元。

  “如果我们的产品也能卖到3000多元,我们一定能把质量做得更好。”张伟坦言。

  张伟的父亲是有机械加工经验的“工匠”张周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做卫浴行业,创办自己的品牌“奥雷士”。1997年,他们的产品开始迈出国门。

  “刚开始,拿着计算器跟外国人讨价还价,一步步艰难起家。”张伟回忆道。如今,企业产品已销往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该企业出口额为15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但其中,仍有许多“贴牌货”。

  在他看来,在如今的外贸形势下,要延续其生命力,还需保质量,并拓展自主品牌。

  从事高端保险柜和通信装备领域的盛威国际控股(中国)公司已参与Google、Facebook和LinkedIn公司的数据库建设。如今,该品牌占有率获得很大提升,在今年第一季度,该企业订单依然获得较好增长。

  然而,近年来,这些从事外贸生意的“工匠”们也陷入了一定的困局。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5.9%。

  成本上涨,复杂的环境,国际市场下滑……面对严峻的形式,“工匠”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以康奈集团为例,近年来,与中国同行业一样,均遇到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年均增长在10%左右。

  面对压力,康奈集团选择了向高端制造发展,外贸出口的皮鞋均价在25美元/双,避开低端竞争,保证合理的利润率和对外贸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实施机器换人,节能降耗等措施,提高自身“内功”。

  “不忘初心。”郑秀康这样形容,“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提升制造能力,让自己"活长久",才能慢慢进入其他国家。”他表示,当下外贸形势,只有管住质量,才能主动拥抱新常态。

  “目前欧洲市场不太乐观”,张伟表示,开拓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是他的选择。

  他介绍,企业也在努力通过与互联网“相加”,推出一些卫浴行业手机互联的产品,“比如与医院合作,推出健康功能,或增加音乐、语音控制等,都可以附加在产品中。”

  做久做长,不轻易“膨胀”,正是中国“工匠”们的心态。正如郑秀康所感慨:“做好一双双鞋,一件件物品,让世界知道我们的制造品牌,才是走出去的前提。”作者:李苑露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