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口反弹正常“改革受阻论”失公允

分享到: 更多
2016-05-06 来源:粮油市场报

    3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增,达到57.535万吨,几乎10倍于2月份。

  而今年头两个月我国玉米进口量总计仅为7万吨,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此前,市场也预期,玉米临储政策的取消,将对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规模造成明显的影响。

  但3月份突如其来的进口量反弹,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困惑。一篇据称出自“路透专栏”的报道《中国3月进口逾50万吨玉米改革遇阻?》(作者Karen"Braun)更引发广泛关注。细细思量,文中的3个主要论述点,其实都不足为道。笔者看来,3月玉米进口超过50万吨,只是阶段性的反弹,仅就此质疑改革的前景,实属小题大作。

  ———50万吨的月度玉米进口量非常大:玉米库存估计在1.1亿~2.0亿吨,基于这个规模,50万吨的进口量实际上非常小。不过中国去年玉米产量创下纪录,而当时玉米库存也已达到纪录高位,这引发了对于3月大量进口玉米必要性的质疑。今年3月的进口量创下过去10年来当月最大进口量。

  的确,月度50万吨的玉米进口量不少,但也并非罕见,更不是“过去 10年来当月最大的进口量”。

  事实上,近两年(2014和2015年)都有不少月份月度玉米进口量超过50万吨。2014年1月和12月就分别达到65万吨和60万吨以上,2月也接近50万吨;进口总量创近年高位的2015年,更有5个月当月进口量超过50万吨,其中6月和7月分别高到87.3万吨和110.7万吨。按照“路透专栏”的判断标准,要是看到这两个月的数据,岂不是要惊呆了?不知这个“近10年来当月最大进口量”的说法从何而来?回顾近年我国玉米进口的节奏,“集中采购与集体观望”交替出现的情况比较多。换言之,一些月份少、一些月份多是很正常的。今年3月玉米进口的放量,很可能与前两个月进口量太少有关,只是进口量阶段性回升。

  ———玉米进口突增可能反映出了仓储玉米中变质的数量:分析师曾预测,由于长期的存储,大约有2000万吨的中国仓储玉米已经变质。但据推测,实际的变质数量可能是这一数字的3倍还多。如果真的如此,则将增加进口新鲜、上乘质量玉米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这个并非3月份玉米进口量突增的主要原因,而是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国产玉米,尤其是国储玉米质量较差、价格较高的性价比问题,已非“一日之寒”,是多年来存在的顽疾。至于国储玉米是否严重变质到影响正常使用的地步,这个虽早有传闻,尚未有确切消息。但能够明确的是,即使有部分库存玉米变质,仍无法改变我国玉米库存高企的现实,剩余的玉米依然可以毫无压力地满足市场需求。国家临储收购和抛售一直都在有序地开展,粮食的品质如何,市场一定心中有数,并随之作出应对。如果国内供给不到位,那今年前两个月低迷的进口量又作何解释呢?依笔者理解,市场预计东北临储约1.2亿吨的收购量,会造成市场粮源阶段性紧缺,所以加大了进口玉米的采购,这样的可能性更大。

  ———“路透”文章结论有失偏颇:如果上述理由中有任何一个是导致近来玉米进口飙升的真正原因,那么中国未来抑制进口和减少库存的计划将受到很大制约,这些目标在目前看来 或许会被证实是太高了。

  我国玉米“去库存”的进程,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谋求“质变”的过程,需要的是“减量提质”。现在单凭一个月的进口量反弹,就断言改革受阻,有失公允。

  在一季度分析报告中,我们就曾指出,理论上,国内玉米将会回归到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相近的水平,随之,国内对高粱、大米等玉米替代品的进口也会停滞下来,这样国内累积的2亿多吨玉米就会逐步消化掉。但是,从率先取消了临储收购的棉花品种看,价格不可能一下跌至与国际接轨的水平,而质量也不可能迅速提升。

  在这个调整的时间里,只要国内外玉米及其替代品仍有一定的价差,企业进口的冲动就不会熄灭。就这个角度看,玉米及其替代品的进口量会明显下降,但进口并不会完全停滞。

  除了价格优势之外,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还有一定的适用性优势,即质量上的优势。海大饲料采购中心副总监 王洪悦表示,从能量上看,国产玉米与进口高粱差不多,但考虑到出库玉米都是陈粮,进口高粱的能量会更高些。在价格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还是会考虑进口高粱。“饲料企业使用高粱做能量源的配方也已成熟。当前高粱进口完税价约1500元/吨,对于华南市场来说,黑龙江的玉米定价如果比进口高粱价格高100元/吨,饲料企业更愿使用高粱。即使同等价格下,也会大量选择高粱。因为高粱是新的,而出库玉米是陈粮,还要考虑新陈价差及适口性问题。”所以说,只有等到国内玉米继续下跌,跌到国际价格以下,且质量跟得上,大量企业才会放弃进口,选择农民手里的玉米。到那时,国产玉米或能开始逆袭之路。而彼时,也是临储政策改革效应真正凸显之时,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所言:“只要是退出临储,退出国家收购,国内外的均衡价格一定会形成的。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挡住进口,给国内减轻了压力,这才是真正的价格调整到位。”改革不需争一朝一夕之功效,它需要一点时间,方能得到客观的评价。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