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
2018年10月10日,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将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历时5天(10月10-14日)。
“中国工美大师精品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协办,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内享有盛誉的品牌展会。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12000平方米,500多个国际标准展位,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家参展商携包括珠宝玉石、金属工艺品、雕塑工艺品(玉、木、石、牙等)、漆器、抽纱刺绣、地毯挂毯、美术陶瓷、民间工艺品、工艺花画在内的众多品类的大师精品力作参展。
大师精品荟萃,品鉴艺术瑰宝
本届展会除汇集影响国内工艺美术发展的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外,还根据近年来工艺美术品市场消费趋势,组织对工艺美术作品和商品分内容、功能、价位等进行全面展示。
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传承至今共分为11大类,65个中类,83个小类,1881个品种。本次展会有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南、安徽、西藏、青海、新疆、云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400家展商将参展,展品涵盖珠宝玉石、金属工艺品、雕塑工艺品(玉、木、石、牙等)、漆器、抽纱刺绣、地毯挂毯、美术陶瓷、民间工艺品、工艺花画等,类别齐全。
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
往届大师作品
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构筑艺术交流的桥梁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师精品特展。汇集45位中国大师,特展集中展现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工艺美术领域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北京市珐琅厂的钟连盛和李静两位大师,1978年来到北京市珐琅厂学习景泰蓝技法,至今整整40个年头。为献礼改革开放,两位凝结40年匠心功力联合创作了一件铸胎珐琅和掐丝珐琅结合的艺术精品——《中国牛》,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此外,特展还收集了来自福建、浙江、广东、江西、陕西、四川、青海、河南、辽宁、新疆、安徽、江苏、山西等省、市的大师带来50余(件/套)匠心力作,。
“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活动作为“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工美展”)的内容之一与展会同期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聘请业内专业院校的教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等资深专家作为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依据评审标准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技艺、材料运用和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评审,旨在进一步提升手工艺人知名度、激发从业人员创作积极性。本次参评作品遍布全馆,为工艺美术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史料和素材,协会还将编辑出版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
特色区域打造本土品牌效应。工艺美术特色区域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共同授予,旨在从更高层面发挥区域品牌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参加本次展会的特色区域有世界玛瑙之都阜新,中国澄泥砚之乡(新安县),中国钧瓷之都·禹州,世界古典家具之都仙游等。近年来,国内特色区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带动本区域工艺美术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产品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销售额逐年提升。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本届展会从全方位展现工艺美术精品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细腻温润的和田玉、亮丽剔透的翡翠、朴实碧透的碧玉,向人们彰显中华源远流长的玉文化;古色古香、大气典雅的古典家具、红木家具历来是各地收藏家青睐之物;以黄杨木雕、东阳木雕、沉香木雕等为代表的木雕艺术栩栩如生。
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
往届展览现场
除此之外,北京工美集团,北京市珐琅厂,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上海美华丝毯工作室,重庆奉节县工艺美术古典家具协会,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等带来各地的漆器工艺、金属、花画、北京的花丝镶嵌、天津的“泥人张”和葫芦烙画、黑龙江的鱼皮画、龙泉的宝剑、云贵高原的织锦、银器、蜡染,以及山西的剪纸、布艺、广西的角雕、纸扇、青海和西藏的唐卡等民族民间工艺品更是异彩纷呈,一展深厚的民间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
传统手工之美,民族与世界的交融
2018年Lag Zo项目的参与者在本届展会对项目成果进行展示,经过培训的少数民族手工艺人在产品开发与设计和技艺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本次展会中,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内容丰富,包括唐卡绘画、银器、木雕、石雕、青铜制造、黑陶、牦牛毛毡制品或纺织品。
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在即
艺术品生活化,日用品艺术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致力于为工艺美术行业和从业者们打造品牌性平台,倡导“艺术品生活化,日用品艺术化”,引导工艺美术产品提升大众观赏性的同时,提高生活实用性,以此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