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向“上”向“新”,全年目标可望实现

0
2024-11-11 来源:国际商报

 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

 

外贸向“上”向“新”,全年目标可望实现

 

  四季度“行程”将半,我国外贸接连传来好消息——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20.8万亿元,增长6.7%;进口15.22万亿元,增长3.2%。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背景下,10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4.6%,增速比9月份加快近4个百分点。前10个月我国外贸平稳增长,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质升量稳的目标可望实现。

 

  稳中有进 展现充足韧性和活力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整体稳中有进,国际市场更加多元,贸易新动能加速释放。

 

  吕大良分析称,尽管累计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回调0.1个百分点,但在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发力背景下,月度数据出现明显改善,10月份进出口增速比9月份加快近4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贸易伙伴多元共进。据海关统计,前10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9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对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5.67万亿元,增长8.8%。同期,对欧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2%、4.4%、6.7%,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4.3%,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4.5%。

 

  值得一提的是,前10个月,我国有17.8万家企业与拉美地区开展贸易,同比增长6.9%,推动对拉美进出口增长9.1%,高出整体增速3.9个百分点。

 

  从出口结构看,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出口势头良好。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36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9.4%。其中,船舶、汽车、摩托车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74.9%、20%、24.6%;家用电器、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分别增长16.1%、14.5%。

 

  同时,进口规模稳步扩大。前10个月,能源产品、矿产品进口量分别增长5.1%、4.9%,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8.6%,服装及衣着附件、干鲜瓜果及坚果、葡萄酒进口值分别增长6.6%、6.8%、31.7%。

 

  这些韧性和活力来自拼搏奋斗的经营主体。前10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66.5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19.85万亿元,同比增长9.3%,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

 

  政策护航 加速释放新动能新机遇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保持稳中向好实属不易。这些向“上”向“新”的发展图景,与第136届广交会上的贸易盛况交相辉映,彰显我国外贸的强劲韧性,亦体现了全球工商界对“中国制造”的信赖、对中国企业的认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作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刚刚圆满落幕的第136届广交会线下展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境外采购商首次突破25万人,出口意向成交额达249.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占比过半,欧美传统市场成交实现增长……置身广交会,我国外贸的强劲韧性清晰可感。

 

  新颖的外观设计、过硬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类型……丹东市沃尔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广交会,就凭借高颜值、高品质的小型饲料加工机械产品赢得了“开门红”。

 

  “我们拥有包括外观专利在内的20多项专利。开展第二天,两位来自东欧的采购商来到公司展位,不到5分钟就交付了定金,将我们的样机买走了;第三天,一位非洲采购商将剩余的样机全部买走了。”这让该公司外贸经理高霂萱对拓展国际市场充满信心,“我们结识了很多来自欧洲的采购商,这对公司来说是零的突破。还有不少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与公司签了意向订单,让我们看到了外贸市场的巨大潜力。预计今年公司出口将实现较大增长。”

 

  企业出海的行稳致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保驾护航。丹东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面对国内外多重挑战,今年以来,丹东市商务局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防范化解贸易风险,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寻找新商机、结识新客户、拓展新市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当前,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和贸易保护影响仍在持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信心继续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保驾护航,更好释放外贸新动能。

 

  眼下,第七届进博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中国以开放的怀抱喜迎八方来客,将释放更多开放红利,为贸易伙伴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共同促进全球贸易繁荣发展。(记者 白舒婕)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