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兰: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0
2021-05-19 来源: 中国电子报
导读: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近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围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在中国电子报发表署名文章《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文分享如下。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新动能成长的重要引擎。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不断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对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下的新战略
(一)融合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选择
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工业经济基础坚实、技术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强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同时,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等等,从规模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变,任务仍然任重道远。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对此全球各国已经达成共识,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选择。
(二)融合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生态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基于这样的背景,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势在必行,不做不行,而且还面临着紧迫性和机遇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等加速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冠疫情蔓延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推动产业链重构,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面临严峻挑战,加剧了我国产业链断供、外迁和被孤立风险。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工业互联网是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行业赋能效果日益凸显,带动融合应用加速纵深拓展。是推动制造业加速迈向万物互联、智能主导新阶段、提速转型的强劲引擎,日益成为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工业互联网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催生新服务模式,带动新产业的培育。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广泛应用,有效带动了生产效率和要素流转效率的提升并牵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同时也带动共享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态的加速构建,加速传统产业体系结构的优化重组。通过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二)工业互联网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释放融合发展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为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开辟了新渠道,激发了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为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及发展潜力吸引了社会资本的高度关注,我国工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达到万亿级规模,非上市融资活动年均超千亿;另一方面,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正在蓬勃兴起,帮助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强化融资渠道及能力建设。
(三)工业互联网推进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夯实融合发展新基础
工业互联网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方面的应用,正在推进产业的空间布局调整,作为直接服务工业的数字经济新赛道,已经应用到原材料、装备制造等40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正在由销售、物流等外围环节向研发、生产控制、检测等内部环节延伸。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体系化建设,构建工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工业数据汇聚能力,更好的发挥基于数据的服务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
三、深化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动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
“十四五”时期,将是工业互联网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深化融合应用、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
(一)新基建赋能,拓展融合发展新空间
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连接工业设备达7000万台(套),赋能效应不断增强。随着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算力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加速数据汇聚、处理、交易,工业数据量质齐增,也将强化工业互联网系统供应商的方案输出能力,拓展融合发展空间。
(二)新技术突破,提升融合发展新高度
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突破,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重塑生产方式、服务模式、组织形态,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促使数字经济不断迈向新高度。除此之外,随着工业5G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新型数字化元器件更加普及,将带动设备和生产线改造成本持续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合应用的意愿。
(三)新业态引领,深化融合发展新领域

历经3年起步期,从覆盖领域看,工业互联网持续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制造业各门类全面扩张,从应用环节看,逐步从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服务等终端向研发设计等前端延伸,从单体应用向系统化、集群化应用延伸。大企业开放资源建平台、中小企业融入链条用平台,大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融通创新、协同转型的良好态势加速形成。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