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与协同创新制造

0
2021-09-21 来源: 智造苑

 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的形成以及创新2.0模式的产生,也进一步推动了创客运动的兴起。创新2.0的开放式创新和协作式创新理念进一步促进了创客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大规模创新的出现。创客运动的兴起也促进了创客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崛起,并与中国的“互联网+”浪潮相融合,增强了“大众创业和创新”的热情。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积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各类社会创新资源,不断推进大众参与创新,形成大众创造、释放众智的创新新局面。众创符合创新2.0时代的用户创新、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的趋势。

 
 
「 1. 创新2.0的概念、产生背景与特征 」
 
 
1)创新2.0的概念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首次对创新双螺旋结构知识社会条件下面向未来的创新2.0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作出相关解释:创新2.0是知识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下一代创新。这是从精英创新到用户创新的转变,是技术主导向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的转变,是更开放、更注重协作与更符合用户的需求的大众创新实践。
 
创新2.0具有四个特点: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和大众创新。
 
2)创新2.0的产生背景
 
(1)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驱动;
(2)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发展为社会创新提供了工具。
 
 
「 2. 创客:创新2.0的主体 」
 
 
创意者、设计者、实施者等创客作为创新2.0的主体,聚集在一起,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活力,促进了创客运动的兴起以及创客空间的形成。
 
1)创客的概念
 
“创”指的是创造,“客”指的是从事某些活动的人,而“创客”原本指的是那些勇于创新并努力将他们的想法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运动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了自生产工具。创客是一群坚持创新、实践、分享和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新人类”,即一群玩创新的人。创客(maker)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在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典型体现,如Fab Lab及其触发的由创客代表的创新2.0模式构建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环境,该环境结合了创造力、设计和制造等因素。创客需要有固定的地方进行经常性互动,这些地方被称为“创客空间”。创客依靠创客空间来完成他们的想法和创意,因此,创客文化的兴起与创客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创客分类
 
创客具有创新,实践和共享的共同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一成不变的。相反,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爱好和不同的专业。一旦他们聚在一起,彼此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就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创客具体可以分为创意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三类。
 
 
「 3. 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创新已进入民主化进程。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走向知识社会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即创新2.0模式正逐渐显示出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
 
1)创新2.0视野下创新概念的新诠释
 
创新2.0是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与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它是用户创新、开放式创新、协作式创新和面向知识社会的大规模创新的一种全面集成的形式。综合集成科学2.0、技术2.0和管理2.0,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重塑知识社会的创新2.0,为用户提供新的角色,赋予新的应用价值,发挥新的协同作用,同时赋予公众新的权力。
 
2)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概念界定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多元主体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吴甘沙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2.0从开放式创新转向大众创新的新发展,它是一个更复杂的创新组织模式,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深度合作、资源优化和整合,以及为大众创新的出现提供动力,并认为“互联网+”实践是协作创新的范式。
 
3)创新2.0视角下协同创新的主体及其作用
 
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然而,在创新2.0的背景下,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创新成为新的创新模式,用户成为重要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是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用户之间的深层次合作,以突破创新主体之间的障碍壁垒,实现科技创新,同时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因此,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用户都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
 
4)创新2.0视角下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1)用户与企业的关系。用户需求是协同创新的第一步,企业是协同创新的主导者和新产品的提供者。
(2)用户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关系。用户往往是知识和技术的直接需求者和使用者,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则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支柱。
(3)用户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为用户提供公共服务,而用户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的创新。
(4)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由于全球化和商业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而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中坚力量。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者,大学是学术界的主体,通过提供科研成果来实现新创新的行业,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知识库和科学研究出版物都为创新奠定了基础。政府是市场经济的推动者,也是技术创新的直接推动者。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产业促进政策。目的是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并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将各个小组集聚在一起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总之,政府为创新协同提供政策支持,为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提供平台支持。
 
5)创新2.0视角下各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
 
在创新2.0背景下,面向用户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面向用户不仅要关注用户需求,还要关注用户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重视用户的参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体现在具体的项目过程中,如特定的技术开发过程或新产品的生产开发过程。应用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因此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过程可以视为新产品的生产开发过程,通常新产品的生产开发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研发阶段、中试阶段和大型生产阶段。
 
 4. 众创: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与传统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的重点不在空间,而在于众创:“众”指大众参与,而非仅精英参与;“创”不仅指创新创业,还应包含创意创投,泛指创业服务的全链条,因此,众创空间除了能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空间,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全要素、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能力。科技部也一再表示,众创空间的发展绝不是传统的房地产建设,而是在现有孵化器和创业服务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因此,众创空间更像是科技部和中关村之前提出的创新型孵化器。
 
总体来说,可以从两个角度对众创空间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中小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导、创投机构主导、大型企业主导以及中介机构主导的众创空间(如图1所示)。通过各种灵活、创新的“+孵化器”形态,汇集多方资源,实现多赢的目标,发挥提高初创企业成功率、创造就业机会、培养高端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作用。
 
 
图1 众创空间类型
 
其次,根据对创业企业的服务阶段和专业服务能力不同,可分为创意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及成熟阶段,在不同阶段,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天使投资、创业社区等各类服务靶向集聚,推动创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创业生态链
 
经过多年的发展,众创空间的发展已经走向了更加成熟的阶段。10多年前,Fab Lab和Living Lab等众创空间就已逐渐建成,对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把握知识社会创新2.0的机遇,国内对用户参与创新以及众创空间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早期的“三验”AIP应用创新园区就是对城域开放众创空间的探索,其与Living Lab、Fab Lab一起被称为三大典型创新2.0模式。
 
(1)Fab Lab创新模式。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指一个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工厂,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一项新实验。Fab Lab基于从个人通信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交技术发展脉络,努力打造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以及为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展示其创新才能、促进基层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工具和信息平台。与此同时,Fab Lab还注重开放知识与协同创新的激荡、传播和分享,通过开源软件应用和网络社区建设,实现了文档代码同步、思想交流以及知识的传递和交互。Fab Lab支持的个人制造为更广泛的群体自由展示他们的创新想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其推动的基层创新将使创新活动逐渐淡化过去象牙塔所带来的神秘光环,从而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Fab Lab的实践和经验基于虚拟空间比特与实体空间原子融合的创新理念,为大众参与创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支撑环境,推动了全球的创客浪潮,是众创的典型模式。
 
(2)Living Lab模式。欧盟推行的Living Lab创新模式也是众创的典型模式之一,是欧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Living Lab,被称为“生命实验室”或“应用创新实验室”,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协同创新。Living Lab致力于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营造新的研发环境,使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调动各个方面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基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Living Lab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广泛的企业网络以及各种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社会(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Living Lab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实验空间,依靠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各种用户,为创新应用实时地提供原型设计和测试平台,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在整个城市范围内进行试验和创新。此类Living Lab以用户为中心整合多种资源,使研发机构、企业、相关社会组织、个人用户和用户群体能够实现联合创新、开放式创新,促进创新流程和创新涌现,是众创的典型模式。
 
(3)中国“三验”应用创新园区模式。北京市发起的“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IP)是对2.0时代信息社会背景下以用户为中心、需求驱动的科技创新平台与制度设计的探索。“三验”应用创新园区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驱动、技术驱动、需求和技术互动的应用创新平台以及覆盖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开放式创新空间,贯彻用户参与产品的技术研发和设计过程的应用创新理念,通过“三验”(体验、试验、检验)众创机制贯穿需求孵化、需求实现(技术孵化)和需求验证的全过程,推动以“三验”众创机制为核心的技术应用研发与试点示范活动的开展。其中,体验是指用户体验,这是创新2.0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体现;试验是指研发企业与用户及相关各方共同进行的试验,是技术研发的孵化过程;检验是指相关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社会组织建立了检验和价值评估平台,为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孵化及推广应用、科学决策提供了更好的支持服务。AIP“三验”创新机制的探索为用户参与创新、企业技术孵化和各方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孵化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创新2.0与工业4.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形成,以及网络、技术、知识、服务的泛在化,创新2.0模式逐渐显示出其生命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工业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这幅全新的工业蓝图正是“工业4.0”,也是创新2.0理念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体现。
 
1)创新2.0理念推动工业4.0发展
 
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的元素无处不存在于工业的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也是工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法。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创新2.0模式逐渐显示出其生命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工业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推动了“工业4.0”的发展。
 
从产业发展的不同创新阶段来看,产业1.0~3.0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工业4.0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工业1.0~3.0阶段创新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工业4.0则实现了服务范式的转变。工业4.0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工厂,而是把创新触角延伸到用户端,覆盖整个工业过程,以及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信息网络、智慧研究与智能技术与现实世界运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生产模式、商业模式、工业管理、工业效率提升和实现更人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新的合作逐渐跨越了传统的行业界限,更大层面促进了工业的创新和发展。这种转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4.0的开放创新;
(2)工业4.0的协同创新;
(3)工业4.0的用户创新。
 
2)工业4.0为创新2.0提供机遇
 
(1)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创新 2.0的互动和演变,将进一步推动典型创新2.0模式的不断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导致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和合作形式发生颠覆性变化。
(2)开放源代码、开放数据和开放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的趋势。它的发展和演变促进了共享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发展。
(3)“新常态”下的创客浪潮和创新创业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引发了从个人通讯向个人计算、再向个人设计和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转变,推动了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的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创新带来新机遇。
(4)新工业革命、生态革命和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和开源创造的发展。如何通过“互联网+”将中国从“全球制造大国”转变为“全球制造强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可以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6)“互联网+”时代,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放式创新2.0已经从过去的简单外包演变为产业伙伴合作,并进一步向“政用产学研”各方协同合作的创新生态转变。创新2.0时代为资金、生产、市场、合作等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个人的创新不再局限于创意阶段,推动了万众创新和大众创业。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