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大国工匠是职工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支撑改革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建设适应轻工业创新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2017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在全国轻工行业启动了首届轻工“大国工匠”推荐学习活动。经过有关全国性轻工行业协会、学会推荐,相关单位申报,省级产业工会审核,专家严格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 2018年12月,最终推荐选出 42 名轻工行业大国工匠。

这42名轻工大国工匠是轻工行业广大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造一流,为我国轻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生动诠释了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善于团结、敢于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熠熠风采。

为彰显大国工匠精神内涵和个人魅力,推动传统文化繁荣振兴,即日起,特推出“时代楷模 轻工大国工匠”专题。专题以42 名轻工大国工匠为主体,采用主题形式,全景式讲述首届轻工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的坚守故事。让每位读者,从闪耀的工匠精神里汲取最朴素的温暖力量。

曹爱勤:一把钢刀塑人生

         曹爱勤,和蔼亲切、举止知性,举手投足间淡然、高雅的大家风范,令人心生敬意。在陶瓷雕刻技艺传承创新方面潜心探索 50 个春秋的她,凭着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创作了一批堪称国之重器的传世之作。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
        曹爱勤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专业,20 世纪 70 年代师从中国篆刻艺术大师杨正生、许亦龙先生,80 年代初又深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徐亚凤夫妇的指点,不断汲取民间艺术精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陶瓷雕刻之路,被评为国家教授级工艺美术师(正高职称)、中国雕刻艺术大师、中国手工艺大师和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难能可贵的是,已成为行业翘楚的曹爱勤,2000 年又远赴英国求学,获得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学位;2017 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她又获得中国传媒大学人物画专业博士学位。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博期间,她经常挑灯夜战,受到导师张道兴教授和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扬。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艺海无涯,学无止境”的从艺精神。

 

        独具匠心,熔铸古今
        在景德镇曹爱勤艺术馆里可以看到她从业 50 年来所创作的陶瓷、篆刻、书画等艺术作品,不同阶段的创作技法、主题、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其艺术境界的逐步提升,尤其是她后期的作品,学贯中西、熔铸古今。
        曹爱勤所创作的半刀泥雕刻大型瓷缸《富春山居图》,创下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是世界上最大的全手工半刀泥雕刻瓷缸。这口大瓷缸雕刻画面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刀法苍劲有力,风格古朴厚重,意境深邃悠远,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跨世纪的陶瓷半刀泥杰作。该作品以分割海峡两岸 60 余年的《富春山居图》原作为题材,作通景装饰雕刻于瓷缸缸体。瓷缸外口径 1.62 米、底径 0.98 米、高 0.92 米、重 500 千克,采用陶瓷半刀泥雕刻技艺,无论是章法、书法、刀法都体现出她高超、精湛的技艺。
        香港一位收藏家闻讯先后三次前来景德镇,出资 1300 万元要购买此作品。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收藏家也纷至沓来,竞相抢购。曹爱勤说:“这件《富春山居图》大瓷缸是我毕生力作,我有意将其捐献给人民大会堂,以表达期盼两岸统一的愿望!”

        跨界发展,再创辉煌
        曹爱勤的父亲曹有恒在陶瓷界被尊称为“风火神”,曹爱勤从小就受到陶瓷艺术的熏陶,在金石、书画、彩绘等方面具有女性独特的审美及修为,再加上师出名门及雕刻的天分,使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瓷雕刻艺术风格。

        曹爱勤的作品,画面清新淡雅,刀法自如、书法飘逸、章法豪迈、意境深远、风格细腻婉约,尤其是那幅《松下问童子》——仙风道骨的老者、天真烂漫的童子、苍翠虬劲的松树、平静而繁忙的水面映射着缥缈的远山,转折、顿挫、凹凸、起伏,这一切都掌控在她出神入化的手工绝活中。作品《八仙过海》更是入选 2018 年 8 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热爱、专注、勤奋让曹爱勤实现了跨界发展,为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