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涨价背后:营养才是未来
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方便面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先是日清宣布涨价,之后康师傅、统一等品牌都传出涨价消息。相关专家对此表示,目前涨价可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但遭遇诸多挑战的方便面市场根本出路仍在于产业升级。
成本增加导致涨价
近日,日本即食食品企业日清食品宣布,自2022年3月1日起上调其主要即食面产品在中国内地的出厂价格。根据公告,受影响的产品包括:合味道杯面、出前一丁(包装、杯装及碗装面)、日清意面、拉王等180种方便面,涨幅最高达到12%。
美银证券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方便面零售价格于今年1月上涨,康师傅旗下主要的方便面产品在2022年春节后,出厂价上涨超过10%;统一主要的方便面在更换新包装后,其产品零售价格亦上调约12%。
对于为何涨价,日清食品在公告中解释源于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及价格飙升带来的压力。“日清食品上一次调整中国内地即食面产品价格是在11年前的2011年。”日清食品在通知中特别指出。
记者梳理发现,日清食品在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中曾5次提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国内方便面龙头企业康师傅的2021年中报也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产业链带来压力。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李心怡曾公开表示,本次方便面涨价主要是因为小麦、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再加上人力、运营管理等其他成本上升共同导致的。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方便面原料成本上涨不少。如方便面常用到的棕榈油,2021年初价格为7200元/吨,而目前棕榈油价格在12000元/吨左右;方便面主要原料面粉,从去年以来价格就开始持续上涨。数据显示,在2月28日和3月1日的政策性小麦拍卖中,最高成交价纷纷突破每吨3200元,此外,重要原材料之一的包装用纸价格也有所上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公开表示,数据显示,2020年方便面市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分别占46%、15%、11%。头部企业涨价会引领行业跟随。
涨价并非长久之计
3月2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某超市内看到,康师傅桶装红烧牛肉面价格为4.5元。“之前的价格是4元,涨了5毛钱。”经常在该超市购物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记者粗略计算,该款产品价格涨幅约12%。
对于方便面涨价,有网友称能接受小幅涨价,但也有网友表示“方便面都快吃不起了”。
然而,业内专家认为,从产业端结合消费端去看,这次涨价应该是良性的,10%左右的涨幅也在合理区间,不会对营销量造成影响。
记者也发现,因为市场端的方便面定价不一,不少商超的方便面价格并未上调。在电商平台上,康师傅桶装红烧牛肉面标价为12元3桶,到手价为4元,与此前售价相比并未有变化。
其实,方便面行业面对的并非完全是成本带来的压力,而更多来自飞速发展的外卖行业以及更加多元化的速食产品对其的冲击。
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超市半熟食品和自热食品品种增多,自去年以来我喜欢吃速食螺蛳粉,方便面的食用频次有所下降。”
而在北京市朝阳区经营便利店的闫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售卖的方便面种类,相比几年前已经减少了10多种,现在只卖经典口味的。因为外卖的盛行,顾客买方便面的频率减少了,很多人来店里只买桶装面,来店里买袋装方便面的情况现在并不常见。
不难看出,消费升级下,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各种各样自热食品、速食食品站上风口,对方便面这个老单品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中国地质大学经管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会减少0.0533%。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国内方便面一度回温,但2021年再次回落。
发力高端市场
面对方便面市场的萎缩,提价确实可以缓解压力,但业内人士认为靠涨价盈利并不是企业的重心,而应发力高端市场。
朱丹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方便面市场尚处在低位运行的阶段,对于整个产业创新升级、迭代以及服务体系与客户黏性的完善,都非常不利。而通过调价,企业可以为消费端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体系。毕竟,企业要通过调价提升盈利水平,然后才能够聚力推广其高端化产品,完成产品线升级。
记者了解到,方便面市场的高端化进程已然加速。资料显示,面对挑战,企业已采取多价格战略,逐步强化高端产品布局。如统一的汤达人,今麦郎的拉面范日式拉面,康师傅汤大师、速达面馆等均为高端产品,且在汤和料上下功夫,如速达面馆突显原汁大肉块、浓纯高汤。
英敏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访者愿意花5元以上购买方便面,半数的被访者分别对肉类配菜、种类丰富的配菜和有营养的配菜表现出消费升级意愿。央视财经统计数据也显示,2018-2021年,高单价的方便面销量占比已从25%增长至33%,销售额占比则从52%增长至62%。
由此看来,创新升级的速度能否跟得上消费升级的速度以及新生代的核心需求,才是方便面的发展关键,而高端化、营养化、个性化将是未来方便面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
本报记者 孟刚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