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无蓝光”的LED照明灯具

分享到: 更多
2016-12-07 来源:中国之光网

  结论放前面:
一、世界上没有“无蓝光”的LED灯,号称“无蓝光”的都不要买;
二、蓝光部分波段为有害光,部分波段为有益光;
三、买LED灯注意:必须要有不透明灯罩遮挡发光晶片;单颗发光晶片功率不能超过1w;
四、家中有婴幼儿,一定注意不能让他直视光源;
五、高频率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是不可逆转。
LED又叫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LED本身发出的是蓝光,为了让LED灯发出日常能使用的白色光,就要在照明器件及晶片上,涂抹一层黄色的荧光粉。
高能量的蓝光像紫外线一样,吸收过多会对人眼造成损伤。而LED能产生的蓝光,正好是蓝光中的有害光。人眼的视网膜是有自主修复功能的,但是吸收过强的有害蓝光,修复能力会受到永久破坏,导致视网膜功能不可逆退化。
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对12个国内知名厂家的39款产品进行光辐射安全性能测试。
国标将LED的光生物辐射安全等级分为4个等级:豁免类(RG0)、低危险类(RG1)、中度危险类(RG2)、高危险类(RG3)。除了豁免类对视网膜基本没有危害之外,其他所有类型都是会造成危害的。
实验方法:
利用仪器,模拟人眼的光生物结构,按照国际光生物安全评价标准,采用7毫米为人眼瞳直径,测量LED蓝光危害和热辐射危害的有效亮度。
实验结果:
豁免类(RG0):21个样品
低危险类(RG1):12个样品
中度危险类(RG2):6个样品
也就是说,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近一半具有蓝光危害。

 


国标规定,低危险类、中度危险类灯具都应在外包装上标明“本产品具有蓝光危害,勿注视点亮的灯”的警示语,并标注安全使用距离。但本次实验检测出的低危险类及中度危险类灯具,没有一件标注警告语。
日常使用灯具,应该选择豁免类或者低危险类的灯具。而国标规定,儿童用台灯,必须是豁免类或低危险类。本次检测中,一件儿童用台灯样品实际结果为中度危险类。
根据专家推测,该样品安全等级超标的原因可能是:
1、光源直接裸露,而没有用不透明灯罩遮挡,使光线更加柔和;
2、单颗晶片功率较大,光线过强;
台灯使用的周围环境如果比较黑,人类眼睛瞳孔会放大,此时再使用高亮度灯具照明,导致看书的环境和周围环境亮度对比过于强烈,会让眼睛吸收过多蓝光,有害视力。
因此,在使用台灯看书时,建议屋内再开一个低亮度照明灯,降低亮度对比。
值得一提的是,国标的安全等级都是根据对普通成年人的影响划分的。而婴幼儿眼睛透明度高,出生几个月以内不会自主根据光线强度进行眼睛的躲避,过强光源对他的危害更大,一定要谨慎选择,使用豁免类灯具。
而目前我国LED灯的生产厂家有近千家,国标虽然对LED灯的安全等级进行了划分,但是没有强制的执行标准,导致市场上很多产品并没有严格执行国标规定。上半年,南京消协对市场上销量较大的37个品牌,共42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无一达标。
因此,在选择灯具时,除了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大品牌之外,消费者还要学会自行判断灯具是否符合安全设计。

除灯具外,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都能发出高能量蓝光。
蓝光中有一部分与紫外线一样,属于有害蓝光,就是415纳米-455纳米的高能量蓝光。由于太阳光里面也有这种类似于紫外线的高频率蓝光的缘故,过去人们一般到了老年才会得白内障,但是现在白内障越来越年轻化,主要原因就是过度依赖手机和电子产品而造成的。



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高能蓝光能穿透人眼的晶状体,直达底部黄斑区,导致黄斑区病变,继而失明。初期症状是:红眼、眼干、眼涩、视力下降、疲劳。



专家指出,光损害我们的眼球主要是慢性的过程,首先表现在看东西模糊,其次不断的蓝光伤害会逐渐使视力下降,甚至会视力丧失。所以,蓝光的可怕危害就在于它是无形之中,不疼不痒,不知不觉的对我们的视力造成危害。波长越短,损害也就越强,日积月累,从而造成眼部的多项疾病。



科学家们还发现,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也会因年龄而异,因为年纪比较大的人,晶体会随着年龄变大变黄,甚至黄色可以中和一部分蓝色的光。正如文章上述所言,小孩对强烈的蓝光敏感,更易造成视细胞损害,影响视力,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发生眼睛疾病。通常,一岁的小孩瞳孔最大,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100%,二岁的小孩瞳孔变小,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70%--80%,二至六岁的小孩瞳孔更小,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60%--70%,所以同样的蓝光范围下,对婴幼儿及未成年人的损伤会更大。
这无疑是给所有家长敲了个警钟,如果对蓝光的危害不引起重视,蓝光对孩子们产生的伤害将是不可逆的。



不过,高能量蓝光有害,但不是所有蓝光都有害。蓝光中的低能量部分还是人眼的有益光。这个特性要求防蓝光眼镜不是把所有蓝光挡住,而是既要挡住有害蓝光,又要放过有益蓝光。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