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品标注混乱

分享到: 更多
2015-07-27 来源:中国网

    活菌型乳酸菌乳饮料、杀菌发酵型含乳饮料、植物乳杆菌风味发酵乳、益生菌酸奶……近年来,乳酸菌类牛奶、饮料在市场上很流行。为迎合消费者需求,各饮品品牌纷纷打起了菌类战,不仅包装上写有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菌类名称,有的更是直接打上了保健宣传标语的,如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等,如此一来,这些饮品价格往往达到普通产品的数倍。

    然而,消费者真的能分清不同菌类的区别吗?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在广州几家大型超市随访了几位消费者,其中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根本不清楚这些菌种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了解过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只知道包装上说对身体好”。

    乳酸菌概念需分清

    乳酸菌产品铺天盖地大肆宣传,令一些消费者产生怀疑,它们真的有传说中那么神奇的功效吗?在资深健康专家看来,乳酸菌本身的健康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健康有“益”——2015年广东益生菌、益生元行业高峰论坛上,来自广东省食品学会和光明乳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益生菌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益生菌食品拥有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市场。然而与此相对,大众对益生菌的认识却非常有限。“目前,市场上往往把乳酸菌等同于益生菌,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乳酸菌和益生菌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

    据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介绍,乳酸菌是指能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50%以上乳酸一类细菌的总称,益生菌则是指应用至人类或其它动物,可改善体内微生物相平衡、有益于宿主的活菌。益生菌有上百种菌种,而中国规定可纳入日常食品使用的只有十几种,国内商家常用的只有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几种。

    为显示效果“混入”冷柜

    记者走访广州市区几家大型商场发现,目前市场上乳酸菌产品主要有乳酸菌酸奶、乳酸菌乳饮料、乳酸菌干酪。其中,主推乳酸菌的有伊利、蒙牛、营养快线/爽歪歪、银鹭、益力多、美乐多、旺仔、光明乳业、妙恋、果粒奶优、达利园-优先乳等数十个品牌。光明乳业新推出的植物活力活菌型乳酸菌乳饮料占据了各大商场显眼位置,包装上标注的植物乳杆菌ST-Ⅲ是其新亮点。

    然而,不少饮品品牌在乳酸菌产品的宣传中玩起了障眼法。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杀菌型、非活菌型乳酸菌饮品也在冷柜中摆放。有专家曾指出,需冷藏的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比灭菌或无菌型饮品有更多保健作用,于是部分商家在产品包装上打起了擦边球。明明可在常温下保存,却在饮品包装上标注“冷藏后口感更佳”的字样,更将其和活菌型乳酸菌饮品共同放在冷柜中销售,这无疑是对消费者的欺骗,更让消费者混淆了活菌型乳饮品和灭菌型乳饮品的区别。

    标注混乱,专家都“认不出来”

    在上述益生菌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张兰威指出,菌种使用方面法规尚不完善,可供参考的仅有2010年卫生部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及《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益生菌乳饮料标准在活性益生菌数、贮存、保质期、标识、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功能,然而,当前乳酸菌类饮品市场上一些企业对菌种名称的标注十分混乱,如“活性C菌”、“B+100益生菌”、“B益畅菌”等说法,连专家也不认识。而有些乳酸菌产品宣称的降血脂、降血压、抗癌、抗忧郁、预防糖尿病等保健功能更让专家们哭笑不得。张兰威指出,菌类不等于药物,由于益生菌的功能评价体系混乱、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菌株的功效往往被夸大宣传和过度解读。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

    人们往往冲着健康和养生选择乳酸菌型饮品,随着乳酸菌市场的日渐升温,面对众多同类产品,大众往往很难区分和选择,这就需要有一定的选购技巧。

    首先看包装上乳酸菌的含量。目前,活菌型乳酸菌饮品有100毫升、200毫升、500毫升等多种包装,有些产品在标注上只简单标注“500个亿”,但未标明具体单位和包装內溶物的重量,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品时需特别注意是否有具体含量标注。

    其次,乳酸菌饮品的储存温度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关注的。活性乳酸菌饮品一般在2℃-10℃环境中贮存销售,密封保质期为15天,而非活性乳酸菌饮品则不需冷藏,室温下保质期为六个月。专家指出,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效果越好,乳酸菌存活下来越多,乳酸菌饮料对人体肠胃的调节作用就会越好。

    另外,消费者在购买乳酸菌饮品时要注意鉴别品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名为“乳酸奶”的饮品,实际上是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并不具备乳酸菌的保健作用,也不等同于乳酸菌酸奶,购买时要仔细识别。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吴希阳建议,平常选购时多注意产品包装上的活菌数及菌种,人体肠道微生物本身非常复杂,多种混合菌、复合功能产品的保健功能比单菌要好。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