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税”围剿 碳酸饮料市场再亮红灯

分享到: 更多
2016-12-14 来源:新京报

        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营业收入下跌了4.5%,百事公司的营业收入也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减少碳酸饮料消费,整个市场销量现低迷。英国税务总署12月5日发布了对含饮料征税的法律草案,碳酸饮料市场再亮红灯。饮料企业开始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调产品线+资助科研的方法能否起效呢?

“糖税”围剿 碳酸饮料市场再亮红灯

    据外媒报道,英国税务总署12月5日发布了对含糖饮料征税的法律草案,确认将对每100毫升中含糖超过5公克及超过8公克的软饮料征收税金,预计明年4月开始实施。此举是为了应对困扰英国社会及福利系统已久的肥胖问题。

    在一些健康研究结构看来,以碳酸饮料为代表的含糖饮料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之一,而“糖税”的征收使本就下滑的碳酸饮料市场前景愈发令人担忧。

    “不健康”标签致碳酸饮料增长乏力

    英国发布“糖税”草案的同时,澳大利亚糖尿病专家呼吁应仿效英国实施“糖税”,以遏制糖尿病人数的蹿升。南非卫生部去年发布报告指出,为了减少肥胖率、改善健康状况,建议征收“糖税”。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布报告,倡议各国采取财政措施减少带糖饮料消耗,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

    而随着健康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减少碳酸饮料消费,整个市场销量出现下滑。据媒体报道,美国碳酸软饮料销量连续11年下跌,2015年人均消费量下降至153.7升,达到30年来最低。

    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可口可乐营业收入下跌了4.5%,百事公司的营业收入也连续第七个季度下滑。就今年第三季度而言,可口可乐营收下滑7%,净利下滑了近28%。而百事公司第三财季共录得营收160.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

    调产品线+资助科研应对市场下滑

    面对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变化,饮料企业开始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据BBC报道,可口可乐在英国推出无糖可乐以取代零度可口可乐,取得了销售增长。此外,可口可乐还在北美市场建立起非碳酸饮料产品线组合,卸载了很多装瓶业务,以应对北美地区碳酸饮料的需求减少。

    百事公司也在今年宣布,计划在产品中减少糖的比例,同时还将降低主打产品的热量。到2025年,百事主要饮料产品中将有2/3达到每12盎司饮料含有不超过100卡路里的健康标准。

    除调整生产线外,两大碳酸饮料巨头也多次传出“绑架科研”的消息。据媒体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平均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为数十家科研组织提供资金。

    另据外媒报道,可口可乐公司资助一家南非智库撰写了一份报告,不建议政府采纳“糖税”。在长达34页的报告中,可口可乐是唯一提及的饮料品牌。

    针对此次英国“糖税”草案可能带来的影响,百事公司12月12日回应称,百事公司于10月17日推出了“2025可持续发展日程”,计划继续转变产品组合,推出更健康的食品和饮料种类。“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扩大对营养健康领域关注的同时,我们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降糖和减盐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可口可乐方面则表示,公司推出了较小包装的产品,调整产品配方,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包括含糖及不含糖的产品,并在包装正面提供清晰的营养成分信息。目前可口可乐中国拥有15个品牌50多种不同口味的产品,除零度可乐、健怡可乐外,可口可乐最近推出了低糖、无糖的雪碧零卡、怡泉果味气泡水等新品。

    国内碳酸饮料市场前景不被看好

    近年来,碳酸饮料在我国市场上也渐受冷落。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1794.5万吨,较2014年的1810万吨下滑0.86%。

    在对可口可乐全球销量下滑原因进行分析时,业内认为主要受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拖累。据报道,可口可乐正在努力采取一些挽救措施,如计划渠道下沉,面向农村市场推出中低端产品;为经销商提供更多的激励;在消费力强的一、二线城市推出高端产品。

    而百事也在扩充产品组合以降低对碳酸饮料的依赖,同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让产品包装、产品品类组合向更低卡路里的方向发展。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摆脱“不健康”标签并不容易,“受大健康概念及健康意识提升的影响,未来在全球市场碳酸饮料仍会下滑。”尽管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去碳酸化”不断加码,但由于碳酸饮料体量太大,而其他品类暂时无法填补碳酸饮料下滑的空白。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