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这些趋势将搅动食品饮料圈
最近,全球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汇集了全球60多位专业分析师的智慧,基于消费者调研报告、全球趋势洞察、全球新产品数据库(GNPD)等平台,总结了2017年影响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四大趋势。分析认为,这几大趋势已出现在欧洲、北美、北亚、澳洲及新西兰等地,同样也会成为拉美地区、中东、非洲和南亚的创新机会点。
传统配方实现逆袭
消费者希望从传统配方、传统口味和传统形式中获得慰藉。
2017年或将发生什么?
如今,人们更倾向于寻找实实在在的安全产品,但对熟知事物的信任不会抑制他们对创新的需求,制造商可把握良机,从历史的宝库中寻找灵感。印度纸船饮料公司(PaperBoa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饮料采用印度传统配方但使用现代化便携式包装,譬如采用青芒果制成的“aampanna”袋装饮料。
一方面,具有历史传承或传统特色的食品和饮料可以让消费者得到他们所渴求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消费者依然对产品故事尤其是反映现实的故事感兴趣。
这种追溯过往的思路会带来别样创新——以人们熟知的事物为基础,衍生出全新但似曾相识的产品。譬如,混合产品以及冷泡咖啡、含酒沙士等新概念、新产品的推出。或者依托于传统,根据新的市场调整新的产品,譬如Guinness在尼日利亚推出一款非洲特色黑啤。该黑啤含有非洲当地的生姜、柠檬草、可乐果和辣椒成分,并使用一位尼日利亚涂鸦艺术家的画作作为包装。
为何消费者会买账?
调查发现,传统因素影响了67%的20~49岁中国消费者的早餐选择,他们倾向于食用熟悉的中式早餐,如汤、粥、馄饨和面条等,较少选择新式中餐或西式早餐;25%的在家做饭的巴西成年人也表示倾向于使用传统家庭菜谱。
当然,也有一些消费者愿意让产品来讲述故事,譬如,18%的在家享用国外包装食品或餐包的美国成人表示看重包装上的食品历史故事。
其实产品也可为偏爱传统的消费者提供“意外惊喜”。消费者调查显示,在近期吃过或有兴趣尝试国外美食的英国成年人中,29%的表示对“融合菜”感兴趣,譬如中印混搭菜肴。
调查还显示39%的加拿大人认为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异国风味食材制成的融合主菜口味正宗,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美食体验。
接下来将如何?
2017年,利用经过时间考验的配方、口味和形式,或可开发更多“平易近人”的创新品牌,降低所有收入阶层尝试新产品的投入风险。莫斯科就有一家餐厅将传统和亲民要素完美结合,以平实的价格为顾客提供正宗的俄罗斯美食,如“穿皮草的鲱鱼”沙拉和基辅鸡。
在品牌营销中就可以利用人们对传统的强烈兴趣来做文章。秘鲁Danlac牛奶品牌为宣称牛奶的纯净度,在利马的各大超市让员工扮成传统挤奶工销售牛奶;而虎牌啤酒推出了一系列视频,表现创造食品的艰辛,并试图宣扬新加坡街头食品文化的骄傲和热情。
为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还有更多产品在寻找与过去的联结点。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的搜索结果显示,在全球食品和饮料市场中,2015年9月~2016年8月推出的用“古法”词描述的产品数量比2010年9月~2011年8月增加了269%。这些“古法”的元素包括传统谷物、传统配方、传统应用和古老传承等。所以,和复古相关的成分、配方和营销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植物之力变洪荒之力
消费者对天然、简单和弹性素食的偏爱将进一步推动素食、全素和其他植物型配方的流行。
2017年或将发生什么?
消费者向往更健康、更清洁的生活方式,这驱使他们优先选择水果、蔬菜、坚果、籽实、谷物和其他植物成分。为此,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推出植物配方,或者强调植物所带来的特别口味、营养强化和多种功能。2016年,这股趋势开始迅速发展,“植物”在产品名和营销中均占据了显著位置,譬如依云在欧洲推出了水果植物口味的矿泉水,美国WhiteWave公司旗下无乳饮料子品牌Silk打出了“DoPlants”的广告语。
许多消费者选择偶尔饮用或食用这些植物为主的饮料、零食或餐点,但并不会全盘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弹性素食生活方式。人们对弹性素食的偏好导致“植物之力”趋势流行,这股趋势也提升了植物成分在人们饮食之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提供更多营养的成分,给产品配方添加了一个健康光环。
2017年,食品和饮料行业将看到更多产品强调植物成分,家庭菜谱及包装产品利用植物成分满足消费者无时无刻都优先考虑的健康需求。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创新。
为何消费者会买账?
许多消费者出于健康的目的而重视植物成分的摄入。据调查,对于健康饮食这个话题,55%的英国人认为要吃大量蔬菜,24%的人认为要有超级食品成分。同样,35%的20~49岁的中国人选择素食希望能更健康,14%寻找含有超级食品成分的产品。而30%的购买蔬菜的美国人尝试吃更多素菜。
调查还发现很多消费者希望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取专业建议每日获取的果蔬摄入量。譬如,44%的波兰人更愿意选择把蔬菜混入汤或其他菜品里而不是单独吃蔬菜。与此相似,24%的波兰人不喜欢单独吃水果而喜欢通过果昔或其他形式摄入水果。
一些消费者还希望从新的品类中寻找植物成分。17%的巴西人认为市面上缺乏能替代动物成分的植物成分,如替代牛奶的豆奶、米浆等。
在未来一段时间,植物成分将从边沿地带走向舞台中心,被用于更多的创新和健康相关的产品中。调查发现,26%的加拿大人对添加蔬菜的面条配方感兴趣。
接下来将如何?
2017年,植物的优先地位将加快主打植物的新产品和营销活动的推出。围绕植物的创新为现有产品和品类指明了新的方向,英国植物酿造无酒精蒸馏酒Seedlip就是一个典型。
营销方面也可以玩出很多花样。例如巴西零售商Hortifruti品牌的Netflix果汁通过模仿的方式为产品命名,譬如模仿“纸牌屋(HouseofCards)”将产品命名为“胡萝卜屋(HouseofCarrots)”。
技术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植物原料供给,还可提升植物食品的口味,尤其对于后者,弹性素食人群是非常看重的。
例如,智利初创公司NotCompany使用人工智能来开发植物型产品,以取代牛奶、蛋黄酱、酸奶和奶酪等动物型产品。据称,该公司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食品的分子结构以及人类的口味偏好和质地偏好,最终开发出NotMilk这样的产品。NotMilk是由杏仁、豌豆、大米、坚果、亚麻籽、椰汁和香草制成的产品。
食物与时间形成搭档
产品和制作餐点所需的时间投入与营养、成分宣称一样重要。
2017年或将发生什么?
时间日益成为宝贵的资源,多任务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迫切需要新鲜、营养和定制化的快捷方案。事实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已经拉动了零食和其他便携产品的升级。据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数据,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推出的含有“便携”介绍的食品和饮料数量比2010年9月~2011年8月增加了54%。
但食品和饮料并不全部都要“快”。相反,许多消费者寻找平衡,促使“慢”产品越来越多,譬如“慢烤”和缓慢释放能量。英敏特全球新产品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推出的含有“慢”口号的食品和饮料数量比2010年9月~2011年8月增加了214%。但这些“慢”产品依然要方便食用,它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恰当处理了耗费时间的因素。
2017年,减少或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投入将成为食品和饮料产品的一个鲜明卖点。消费者重视节省做饭的时间,导致大量快捷产品或服务增长,包括保质期更长的香草酱,快手配菜和送货上门服务。这些节省时间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能缩减制作餐点的流程,但又不会损失营养或牺牲个人口味等关键因素。
为何消费者会买账?
调查发现,中国42%的20~49岁的即食餐消费者愿意看到更多专为早餐设计的即食餐;30%的加拿大人看重只需很少的时间制作或不需要制作就能食用的早餐产品。
而对于正餐,许多人想进厨房烹饪正餐,但希望减少所耗费的时间。近半(45%)西班牙裔美国人表示计划和制作健康正餐太耗费时间。同时,巴西人认为烹饪时间长短是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发现,43%的人寻找制作简单的餐点,34%想要能快速制作或煮熟的餐点,18%希望制作餐点时只需用到很少的厨具,便于饭后清洗更为轻松。
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也不一样。调查发现,45%的西班牙人工作日时选择容易快速制作的餐点,而35%的西班牙人周末时花更多时间烹饪菜肴。节省烹饪过程的时间能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享受正餐,60%的英国消费者觉得能悠闲地坐在餐桌旁吃饭是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将如何?
消费者对效率的期待导致品牌或将不再使用“快”或“慢”这样笼统的承诺,而是采用更加精确的用语。譬如Unplis品牌在巴塞罗那提供“新鲜制作1小时送达”的服务,韩国品牌MaeilBio的酸奶经过8小时发酵而成,保质24小时。产品不仅要突出健康,还要让顾客知晓产品送达、准备或消费所需的时间,才能进入更多家庭。
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用营养密集的饮料取代太多正餐,但有些人可能愿意偶尔用营养丰富、饱腹感强和/或功能性的产品替代零食或正餐。对于早上时间特别紧张的人而言,GoCubes咖啡片能制成真正的冷泡咖啡。甚至代餐产品先锋Soylent公司也宣布进军即饮咖啡和零食棒市场。
还可通过互联网缩短消费者购物时间,譬如亚马逊Dash按钮已从美国推广至英国、德国和奥地利。手机应用也是帮助消费者简化任务的平台。阿根廷智能电视用户可调出100多个快速建议制作菜肴的教程。而奈斯派索(Nespresso)在新加坡推出智能咖啡机Prodigio,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远程启动咖啡机,咖啡煮好了就会在手机上收到一条提醒信息。
夜晚功能饮食即将爆发
夜晚是功能食品和饮料配方可以发掘的新亮点。
2017年或将发生什么?
日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正打开一个夜间产品的市场,这些产品或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在夜间保持镇定,获得更好的睡眠和修复疲惫的身体。
未来的消费者,尤其习惯多任务处理的人,将希望更好地利用珍贵的夜晚时间。所以,帮助人们放松、恢复精力和补充精力的功能食品饮料将大有可为。太多人需要功能食品和饮料了,市面上已经出现了颇具创意的针对夜间场合的产品,譬如零售商Lidl在西班牙推出的褪黑素舒缓果汁。2015年,美国出现了一个名为NightFood的零食棒系列。该系列承诺解决晚饭后还想吃饭的问题,使节食顺利进行,还可促进睡眠。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Kellogg品牌All-Bran麦片系列的几种产品重新包装上市,包装采用较暗的色彩,主推晚餐燕麦,声称该类产品能改善消化,让消费者有“一种轻松复苏的感觉”。
为何消费者会买账?
现代生活压力让一些人深陷压力之中无法自拔。据调查,33%的英国人通过慰藉食物缓解工作压力。还有一些消费者对“放松”功能感兴趣,88%的加拿大人认为放松是重要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另有调查发现,22%的巴西人对让他们在空闲时间更加放松的产品感兴趣。消费者对放松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强劲,导致成人涂色书销量上升,客人可以亲近动物的咖啡馆更加流行,消费者可付费打碎东西的商店也热度上升,譬如圣保罗的粉碎实验室(BreakLab)。
调查还发现,45%的20~49岁的中国互联网用户表示缺乏睡眠阻挡他们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的消费模式使一些食品和饮料品牌占据有利位置向夜间场合扩张。例如,40%的德国人把酸奶当做夜间零食,12%的西班牙人在晚上11点后食用或饮用酸奶。巧克力也可定位成夜间零食,尤其消费者经过漫长的一个白天,需要在晚上放松一下。26%的美国人购买巧克力来改善心情。
接下来将如何?
针对夜间消费场合的食品和饮料有更多潜力尚待发掘。这种功能可通过产品本身或添加的成分实现。更多产品可从茶类中获得灵感,在配方中加入甘菊、薰衣草和其他花草,达到夜间镇定的效果。
另外,产品可通过饱腹配方帮助消费者抵御半夜想吃东西的欲望。一些婴儿食品已开始主推这种让婴儿安静一整晚的功能,其实这种功能可以推广到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夜间场合吸引的品类十分广泛。2015年5月,捷克共和国烘焙产品厂家Penam推出了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面包,专门针对夜间消费场合。
和美容品类一样,食品和饮料行业也可提供让消费者睡眠时发挥作用的益处。
运动营养品牌佳得乐一马当先,宣布开发一款帮助运动员睡眠时恢复身体的夜间酸奶零食。另外,食品和饮料还可借鉴美容品类培养消费者夜间固定习惯的做法。英国的Barisieur闹钟用煮开水的声音和咖啡的香味提醒用户起床。该设计要求用户晚上入睡之前准备好早上要煮的东西,从而高枕无忧。更多产品可融入人们的睡前习惯,譬如睡前食用/饮用某种特定食品和饮料。
相关新闻
- 食品饮料行业:寻找新变化 把握新趋势2015/1/9 10:33:10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