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业理性回归

分享到: 更多
2014-05-15 来源:南方周末

    现代旅游业诞生于瑞士,你不知道吧,两百年前,正值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画家、音乐家和作家都非常着迷于瑞士这片混沌未开的自然风光——白雪皑皑的高山、人迹罕至的偏远村庄……他们在畅销于法国、意大利、德国,特别是风靡英国的作品中谈及这一人间仙境。

 

    瑞士旅游业兴起的最初,游客大多为英国人,尤以英国上流社会居多,《唐顿庄园》里的二小姐在生活遭遇挫折后便是随同家人去瑞士疗养的。就旅行的意义而言,在整个欧洲,瑞士是除湖光山色之外并没有任何“人无我有”优势的,甚至连湖光山色也可说是“此处无不同”。而近10年来,瑞士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不能不说,对传统制表业的好奇和向往是促使中国游客不远千里组织乡村游的原因。至此,瑞士游便有了全新的意义——钟表故乡和摇篮。

 

    作为目前全世界最大规模钟表展的举办地——巴塞尔,不可不说是一个无聊得紧的城市。推荐瑞士旅游,会有人向你介绍卢塞恩、因特拉肯,甚至日内瓦和苏黎世,相信不会有人冒险向你推荐巴塞尔。但若想要了解瑞士钟表文化,每年三、四月间的巴塞尔表展一定不会忘记向你推荐。可以追溯到1917年的表展是直到1983年才以巴塞尔命名的,从只在属于瑞士自己展台里举办的第一届“瑞士钟表博览会”,直到今天的规模,可见全世界人民对腕表的热忱是跨越国界团结一心的。

    2013年,瑞士钟表业再创新纪录(作为一门古老手工艺,这成就值得中国人民自省。泱泱大国的古老手工艺何止百家,有一门被全世界这样追捧效仿的吗?)。也不知是不是连年热追导致的审美疲劳(我倒希望是自省起作用了),中国市场明显呈现下滑趋势。虽然中国(包括香港)游客仍是瑞士钟表的主要客户,但其消费总额却减少了15%,几近90亿人民币。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负责人认为,中国经济几个月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消费量虽有增加,但消费总额却减少了。不提政治大环境,我倒认为经济放缓根本不是总额减少的理由,人们对钟表消费趋于谨慎和理性才是真。用更少的钱投资更实用更值得买的表,性价比成为优先于品牌考虑的因素,这才是市场正常发展更趋成熟的表现。

    品牌不应焦虑,当消费者懂得用更审慎的眼光来看待品牌与产品,这不仅能成为品牌更着力在产品技术开发上的健康动力,也是市场长远发展的规律。谁不是吃一堑长一智?不能总期待中国消费者让全世界更富有吧。当一只又一只机械表被当花瓶一样锁在转表器里仅供观赏,这难道不是整个行业的悲哀吗?收藏家的表柜未来或可成为古董博物馆,百姓家不见天日的表盒里那躺着的当年“杰作”又有几分价值?说到底,被剥夺使用价值的作品就是种浪费。

    无论消费者的理性能维持多久,业内对表展的热情不曾减退。2014巴塞尔表展吸引了世界各大洲约15万人次的参观者,其中包括来自70多个国家的约4000名记者。我从寸步难行,必须在人群里施展生平最高反应度,以各种S形迂回前进的展厅里,深刻感受了这种热情。每天展会结束后,聚集在展厅门外广场上乌泱泱的人群,也反映了这种热情。香烟、各种酒类、高跟鞋、紧身开背裙、西装、黑皮鞋,让我恍若置身某个时装周的秀场派对。

    这时,很多中国媒体“理性”而速度地赶回住处开始日夜颠倒的劳作。不过,真正的媒体理性应该表现在不鼓动、不吹捧、不粉饰、不矫情的工作态度里,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有助营造一个理性的消费市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