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果蔬生产管理标准出台 专家:提升食品安全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本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也引来了30多项新的国家标准。10月10号,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33项国家标准,涉及到健康安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标准之中,有一项和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标准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速冻水果与速冻蔬菜生产管理规范》。
水果和蔬菜都是季节性产品,从种植、采摘、包装再到消费者的餐桌上,需经过多环节、长时间的储存和运输,在常温情况下,易发生变质、变色、异味甚至腐烂的情况,很容易造成营养成分流失、无法食用,导致巨大的浪费,据统计,目前我国水果和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失率在20%左右。同时由于新鲜水果蔬菜不易保存,无法满足在特殊地域和特殊场所从业人员对果蔬产品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水果和蔬菜速冻加工产品,提高水果蔬菜速冻加工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这项新的标准的出台,可以降低水果蔬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营养需求,同时大幅度提高这些农产品的附加值。
那么,这项《速冻水果与速冻蔬菜生产管理规范》对于行业发展,对于企业生产,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张丽君对此做详细解读。
经济之声:直观上来讲,蔬菜和水果的生产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只要口感好,营养成分充足,就是好蔬菜、好水果。但实际上,速冻水果和速冻蔬菜的生产不仅涉及到种植,同时也涉及到一系列的加工,这些过程就不能凭感觉了。之前,国家在这个领域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次制定的这份管理规范第一次明确了相关的内容。在您看来,这份《管理规范》出台,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丽君:从大的环境来讲,这个标准的出台有以下四方面的意义:
第一,这个标准出台,正好契合今天世界标准日的主题,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这个标准的出台,等于把我们国家200多家速冻水果、蔬菜的加工企业,放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制订了生产加工的各种各样的规则,让他们站在同等的起跑线上,按规范的要求加工生产,公平竞争。
第二,从全产业链上来讲,这对于我们国家是一个特别好的节能减排举措。首先是降低了新鲜水果、蔬菜在运输、加工、采摘、储存等方面的损耗。此外,速冻蔬菜需要经过一些粗加工,把那些不宜食用的部分给去掉了,减少了物流的成本。比如说豌豆,我们一般都只吃豆粒而不吃豆荚,在速冻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把豆荚全取掉,只留下了豌豆,这就有助于降低流通成本。
第三,我们整个标准的制定囊括了很多工艺,推动了水果蔬菜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让他们从粗放的生产加工模式,变成了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的变化模式。
第四,这样的规范出台,可以使我们国家出口产品的品质更加得到保证。
经济之声:新出台的这项管理规范,对于相关企业生产合格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又有哪些具体的规定?
张丽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更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是更能够加强食品安全。
在保证产品品质方面,首先,我们这个标准的规定是从原材料选择开始进行规定的,规定了什么样的原材料适合做速冻的加工。第二,在整个标准当中,规定了所有的加工工艺规范,特别是详细给出了很多技术参数,对什么样的蔬菜适合什么样的粗加工,适合什么样的水温,适合水温多长时间,适合以什么样的温度储存……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以保持这一类水果和蔬菜的品质。同时,我们还给出了检验要求、储藏要求、运输要求和消费要求,整个产业链集中在一起,来保证速冻水果蔬菜产品的品质。所有和加工速冻蔬菜水果相关联的企业,都要按照这样一个统一规范进行操作,产品的质量从而得到保证。
在加强食品安全方面,这个标准一共引用了12项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有三项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还有七项和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的国家标准,还有两项行业标准。这些标准整体运用在我们整个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各个相关方面,因此这些要求是具体的,而且也更加适用,从此保证加工过程当中的食品安全。
经济之声:一项新标准的出台,将直接影响到生产领域的众多方面,而实际上,作为一种消费品,速冻蔬菜和水果的新标准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在这项新标准出台之后,消费者具体将会在哪些方面受益?
张丽君:老百姓有两项基本的受益,其中,速冻食品安全是有保证的,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此外还有两项比较好的受益面,第一是可以跨季消费新鲜的水果,第二是速冻蔬菜和水果都是加工好的,可以满足快节奏的家庭生活需求,让烹饪更加便捷。
相关新闻
- 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再把一道关2014/8/15 10:32:53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