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申贝张敏:3D缝纫已经商业化
“同样称为3D,我们已经进入了商业化,而不是等待市场发展。”谈及2013年7月初收购德国KSL公司并涉足新鲜的“3D缝纫”领域,上工申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敏对记者表示,区别于当下热闹的3D打印,三维立体的缝纫技术(3D缝纫)“并非发明了一个概念,然后等着市场的发展和需求,而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装备,并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缝纫”。
九年前,上工申贝入主德国杜克普爱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DA”)。2013年2月,上工申贝再次“抄底”欧洲,于3月收购DA公司在欧洲的“老对头”德国百福工业系统及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福”),7月又收购德国KSL凯尔曼特种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下称“KSL”)。这两项跨国收购,上工申贝耗资4.5亿元。
在张敏看来,此次收购的KSL和前两大欧洲缝纫机制造企业不同,更专注于定制缝纫,进行非标生产。“现在做席梦思、安全气囊等,基本还可以有定型的东西,缝纫机头在CNC的控制下,可以调整大小和形状。但更先进的技术是按照机器人加上一定程序来控制的。”
“DA和百福就是做一个夹层,譬如做一个弧形的形状,然后跟着这个‘靠山’去做,这其实还是一种两维的做法。而如果有了机器人,就可以按照程序缝制不同的立体形状。”张敏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像飞机舱门,首先要轻,不能有很大的自重量,就要用碳素纤维,轻且坚韧,耐冲击,这个有点像纱窗一样,将一层一层的碳素纤维缝合起来,而且必须按照三维立体空间的曲线,由机器人缝制。”
2012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就曾花费100多万欧元,购买了一台3D缝纫设备,用于适应飞机上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形状的结构件缝纫。
不过,另一名缝纫机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真正的自动缝制设备技术和3D缝纫并没有真正开始。“缝制单元可以说已经成型了,相邻的缝制机械工具合在一起,自动送料,只是将原来几个人控制的现在变成一个人。”
张敏认为,用机器人根据程序生产可以省去开发模具的巨大成本,同时替代成本日益高涨的人工,尽管在未来若干年内还不会像现在的平面缝纫那么普及,但这种做法会越来越适应于今后市场发展的需求方向。“传统缝纫行业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缝纫企业要将技术应用到服装、制鞋、箱包等传统市场以外,否则很难维持长远发展。”
首创3D缝纫技术的KSL公司总经理Robert Keilmann表示,这种技术目前在汽车安全气囊、环保过滤器、飞机轻质碳素纤维结构件等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更可以拓展到风力发电机叶片、客机压力舱壁、直升机零部件等。“我们已经率先使用特别牢固的针体,缝制了一个客户定制的金属片,甚至还生产出了一种机器,把鱼缝制在一起,使它们可以挂起来晾干。”
目前,KSL有1/3的销售收入来自于3D缝纫。去年,KSL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5亿元,净利润2653万元,出口比例为80%。今年第一季度,KSL的营收为4007万元,净利润达1132万元。“现在还不够大,是因为德国家族式企业资本的局限。”张敏表示。
据了解,目前KSL的产品价格在8000欧元至150万欧元不等。上工申贝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其在自动缝制设备技术领域处于全球行业第一的地位,在产销规模上位列全球前三。
一知名缝纫机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全球缝制行业的老大依然是日本重机,2012年收入在30亿元左右,其中常规和传统设备仍占据主流,自动缝制设备较少,且客户多为服装厂。
“我们会把DA、百福、上工、KSL各自的销售网络加以整合,在中国、东南亚、美洲、欧洲的销售实行区域化统一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上工(欧洲)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三个收购品牌整合的平台。”张敏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