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开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路径

分享到: 更多
2015-04-20 来源:苏州高新区网站

“文化+”成“新常态” 苏州高新区开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路径
滨海高新网讯 4月10日,第四届苏州创博会开幕。今年创博会,高新区精心烹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文化大餐”,除了纳米刺绣等传统文化创新展示,还有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中传媒蓝海彤翔等文化创意企业加盟,展示了高新区“文化+金融” 、“文化+科技”等 “文化+”时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与新路径。

“文化+科技” 打通产业发展“梗阻”

在“文化+”时代,“文化+科技” 打通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梗阻”,文化创意拓宽了科技制造内涵,高新技术升级了文化创意服务水平,提高文化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创意云”是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旗下孵化公司蓝海彤翔开发的全球首创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云平台,上线运营半年多,已有大企业用户1000余家,中小型企业超过10000家,大学生独立团体近19万人。目前,通过‘创意云’进行创作的电影有19部,还有一部军事题材的3D大片即将启动。而且通过‘创意云’渲染的《龙之谷》、《熊出没》等动画片颇受市场认可。因为“创意云”,有10余家企业将落户到科技城。“创意云”平台得以成功运营,是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视的结果,也是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然。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也是高新区果断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力作。在苏州科技城内,一个围绕文化科技的产业园也初见雏形,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园将入驻企业近300家,营业收入可达50亿元。

“文化+金融” 插上资本的翅膀

未来文化产业的腾飞,必定要插上资本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镇湖刺绣是高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去年,高新区出资约1600万元向8位区内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征集刺绣原创作品,这一举动带来了一个强烈的讯号——政府在支持苏绣产业发展上的力度是不遗余力的。而如何将刺绣产业推向更高的平台,推进刺绣艺术与金融的融合,是推动该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去年,高新区推动镇湖2组刺绣作品在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市,金额达1.2亿港元,这是镇湖刺绣第二次上市交易。2014年9月5日,高新区又设立了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并推出了“文创贷”。“文创贷”是高新区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目前苏州市设立的最大规模的区级担保基金融资项目。在产品规模上,首批设立高新区文化产业担保基金600万元,并将逐年有资金注入。

此外,为了扶持文化产业企业发展,高新区还出台了《苏州高新区文化产业担保基金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包括贷款利率优惠、贷款贴息等,大大减轻企业贷款压力,帮助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技术改造。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创新发展

2014年,高新区文化产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高新区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高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总投资13亿元的区文体中心正式启动建设,白马涧市民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载体投入使用。歌曲《绣美天堂》获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200件各类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4人获评“姑苏宣传文化人才”,其中3人为“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镇湖街道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今年,高新区还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用好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壮大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优势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占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研究制定促进传统工艺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办好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活动,创新推动民间工艺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大力推进民间工艺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做好观音山地区文化旅游带建设筹备工作。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创新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产业优势。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