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机器换人”如何选择适当时机?
时机到了,水到渠成,机器换人的“苹果”熟了,摘下来没问题。工业基础薄弱、大量劳动力富余的地方,需要在条件成熟时再考虑自动化设备的导入。
在广东东莞,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地方,近年工人大幅减少。有“毛织之乡”之称的大朗镇,自2007年摁下自动化按钮以来,陆续投入数控织机4万多台。如果按一台机器能替换6—8个熟练工人来计算的话,现在累计减少了20多万工人。有人把这种产业自动化现象,描述为“机器换人”。
东莞是广东最早一批推行“机器换人”的地方,到2014年底,该市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同时,佛山等地也在大规模地实施类似计划。另据了解,不少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效仿,大有共同迎接“机器换人”时代之感。但对“机器换人”这种现象,不同地方还得有清醒认识。
在珠三角,“机器换人”最初其实是企业应对工人短缺的自发行为,是情势所迫。前些年,劳资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走高,“加钱也招不到人”的现象,在不少企业中愈演愈烈。为了招到工人,各企业绞尽脑汁,不断提高员工介绍亲朋好友进厂的奖励。比如,介绍女工进厂的一人奖励800元,介绍男工进厂的一人奖励600元;而如果介绍来的是熟手,还可享受200元至800元不等的奖励。
对珠三角和很多先富起来的沿海地区来说,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发展制造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越来越倾向就近打工,新一代劳动力的首选,也往往不再是生产工,需求和供给出现了倒挂:管理类、文员类需求不大,却符合多数人的心理定位;技工、普工供不应求,却没多少人愿意去填这个坑。
所以,对珠三角地区来说,“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机器和人“抢饭吃”,主要还是填补生产空缺。对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减低用工成本,而且由于自动化控制的精度普遍优于人工,劳动质量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对工人来说,既有压力也是解放——生产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前提是要跟得上产业升级的步伐。
但在一些产业基础薄弱的中西部地区,也有“大干快上”“机器换人”应用。看起来产业的“档次”和“品位”是上去了,但人力资源的优势却白白浪费,甚至造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恐慌。
该不该“机器换人”,只能因地制宜,只能基于地区和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时机到了,“苹果”熟了,顺势摘下来没问题;而对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讲,如果不顾工业基础薄弱、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实际,也使出吃奶的劲儿去强推,希图“后发先至”,则不太可取。假如一边是劳动力过剩一边是“机器换人”“减员增效”,“机器和人抢饭吃”只怕会引发更多社会问题。由此看来,“机器换人”各地不应一窝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水到渠成,把握好自动化项目的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