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剪纸作品夺得百花杯金奖

分享到: 更多
2015-11-17 来源:山西晚报

        日前,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在扬州落下帷幕,山西军团摘得百花杯金奖的作品是由运城河津的剪纸艺术家杨毅创作的剪纸作品《黄河魂·太行情》。这个结果让人很意外,因为这是一场全中国顶尖工艺美术大师同台PK的盛宴,技艺高超的人比比皆是,精致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剪纸作品得到工艺美术界的最高奖项,令人惊叹之余也对这幅作品充满了期待。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经得住全国专家的火眼金睛?

远观像五兽近看民俗文化全在其中

  获奖作品《黄河魂·太行情》由5幅作品组成完整的图案,创作者杨毅说,因为家里地方有限,作品完成后只进行了装裱还没有完整地呈现过,此次在扬州展出,也是该组作品的首秀,整体看来像五只猛兽,但细看这五兽,里面可大有文章。

  5幅作品高1.5米,长3.5米,作品整体由黑、白、红三色组成,打破了以为剪纸只有红、黑两色的传统。在剪纸中,云纹代表蓝天,石块代表大地,灰色的波纹则代表黄河这条“母亲河”。整体布局完成后,再看位居其中的五兽,很像狮子或者老虎,代表了一种势气,一种山西人的精气神。这时候,你得睁大眼睛了,因为在五兽图案中,还有咱山西的社火表演、代表黄河鼓韵的锣鼓表演、已经是国家非遗项目的高跷走兽、关公信俗也在里面得以体现。

  所以说,这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作品,不仅仅体现的是剪纸技艺,更是一种创意,通过一幅剪纸了解山西,认识山西的民俗文化,这成为该作品最大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深受评委认可的一点。 

技艺可以大众化,但创意才是王道

  相比玉雕、象牙雕或者漆器等“大艺术”而言,剪纸真是有些端不上台面,如果放在农村的话,人人都会剪纸,但是,杨毅的剪纸为什么能得金奖,他的回答很简单,“创意是王道”。

  用剪子剪纸,这并不费力。杨毅从小在奶奶和妈妈的影响下,喜欢上了剪纸,十里八村只要提起老杨家的剪纸,人们都很认可。18岁那年,杨毅就是凭借“剪刀王”的称号,被特招入伍。在部队军营的那些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火热的军营生活和战友们摸爬滚打的场景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也因此在军营里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剪纸展。过了十个年头,为了心中的剪纸梦,杨毅毅然回到河津,开始走上一条从业余爱好到专业创作的道路,而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用手中的剪刀,发现家乡美,创造家乡美,力求反映河东五千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时代脉搏和人民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最初创作《黄河魂·太行情》,杨毅只想体现“中国梦”的主题,如何让中国梦与老百姓、与黄河儿女结合,他费了不少心思。“对于百姓来说,他们的梦想很简单,就是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为何不把大家的心愿体现到作品中?”于是,体现山西风土人情与百姓安居乐业场景的剪纸作品,被赋予了浓厚的意义。所以,这也是《黄河魂·太行情》能从全省选送的6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它成为剪纸门类中为数不多的一个代表作。
  
得奖固然重要怎么走市场也不容忽视

  对于杨毅来说,创作剪纸作品完全是凭借热爱,很多时候为了搞一幅创作,他大多是贴钱在做。或许,得奖是衡量一个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是彰显手艺人技艺的最好机会,但是如何能靠这门手艺生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毕竟我们需要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也需要脚踏实地地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放眼全国,剪纸随处可见,有些年龄大点的妇女,或多或少都能剪窗花等,如果光靠为红白喜事剪纸赚钱的话,收益非常微薄。当然,在一些景区,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的剪纸作品,虽说有人买,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放眼山西,有很多像剪纸这样的艺术门类,比如花馍、面塑等等,如何让他们从生活中增添美感的“调味品”,变成高大上的必需品和工艺品,着实需要一番琢磨。记得在9月份的文博会上,我见到了把面塑放入玻璃框里当艺术品的摆件;我熟悉的我省剪纸艺术家郭梅花则把剪纸用在了围巾上……据说,重新焕发生命力的传统艺术品销量都不错,如此看来,传统艺术的全新亮相,不仅能改善手工艺人的生活,也不失为传承的一种良方。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