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有做“好圆珠笔”的工匠
当下,核电、高铁等一些高大上的高端技术,冠以“中国”之名,似乎一夜之间就走向了世界,声名鹊起……加上中国已经拥有的“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尖端技术,这个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俨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制造大国。
但是,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的一番话,却让人醍醐灌顶……
在被问到“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中国技工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披金摘银,却为何难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时,汤涛如此剖析:“圆珠笔不好用”背后还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一个国家最顶级的产品有一批高端人才去生产,但是更大众化、更常用、进入家庭或者说我们经常用的笔,则需要靠更多的劳动者,尤其是技能劳动者在日常生产当中提高质量。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汤涛此番话,非常值得人们去深思。刚刚落幕的双11狂欢网购,仅12分28秒交易金额就突破100亿元、1分45秒的跨境交易就超过了全年。这里,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人是冲着降价而疯狂海淘,但这也意味着那些洋产品具有的高品质,即使是圆珠笔之类的生活小用品,人家也是倾注着“工匠精神”,细致入微地精心打磨产品,从而赢得赞誉。而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国人走出国门看世界,他们很大一部分金钱和精力是花在购物上的。今年黄金周假期,在日本甚至出现了中国游客抢购马桶盖现象,被日本人戏称为“暴买”,进而引发舆论的广泛评论和坊间的各种热议……
曾几何时,在“月亮也是外国圆”的潜意识下,不少国人对“舶来品”是那么的顶礼膜拜,羡慕至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不言而喻。但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不少商人“逐利、暴富”心态,使得一些普通日用产品,也是粗制滥造或是假冒伪劣……与此同时,许多走向社会的就业者,多半是不屑于去学技术成为一个技工,不少从院校毕业的青年人,更是期盼着成为那种高高在上的“白领”或“金领”……长此以往,一个制造大国又何以成为一个制造强国?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实中国历史上也不缺乏工匠精神。鲁班、蔡伦、张衡、毕昇……这批处于底层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土木工、造纸术、发明地动仪、活字印刷等领域,展现了中国人精堪的工匠技艺!同样,在当今中国航天等尖端制造业领域里,也已涌现出一批“大国工匠”,他们的显著贡献恰恰衬映出其他诸多领域的“制造短板”。
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技能劳动者数量仅占就业人员的19%,其中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到5%;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高达400余万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至40%之间。
显然,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从今年8月起,人社部联合财政部开始在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全国12个省区市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要突出解决企业参与力度不够、工学联系不够紧密、过程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
毫无疑问,当这项“学徒制”真正得以落实,伴随着国家给予他们相应体面的待遇,使之安心、用心地学习掌握一门技艺,让高级、大师级的紧缺、专业型技术人才后继有人,最终弥补中国制造业“工匠式”人才不足的短板,为民众制造出更多小如圆珠笔的优质产品,“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展现一个大国魅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