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之现状
手工艺品范畴广泛,品种繁多,但分类起来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日用民间工艺品,日用民间工艺品简而言之就是有着使用功能的工艺品,以使用功能为主的。当然既是工艺品,自然就同时含有艺术的内涵;另一类是观赏类民间工艺品,这类工艺品主要以观赏、把玩、娱乐为主;第三类就是同时具备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不论哪类工艺品,都以手工制作为技巧,以浓郁的乡土气息为特点,以民间文化为依托。尽管这种民间手工艺饱含民族的智慧,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文化之芳香,承载着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但面对当今时代的变化,难免使诸多民间手工艺艺人显现出有喜有忧的状况。以下是笔者对几个较为典型的民间手工艺进行调研的简述。
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
1、石刻
石刻历史甚为悠久,技艺流传也极其广泛,由于各地石材的质地不同,风土人情不同,风格特点又各有差异。仅以苏北及山东一带的民间生活为主的石雕为例,大到门楼、牌坊,小到石臼、石桌、碌碡(又称“碌轴”),即可谓种类繁多面貌万千。这些石刻物件有用于农耕生产的,也有用于日常生活的。如:石磨,石碾(碾盘),石碾的主要功能是将谷物碾压去皮,便于食用。石磨主要是靠上下磨齿错颌转磨将粮食磨碎,上下磨齿的角度、粗细、长短、疏密都将影响着磨面、磨糊的速度与粗细,它虽然是一件传统的食品加工工具,却又富有一定的科学性,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如今,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机械种类繁多,往日左邻右舍院落里传统的石磨已经不见了踪影,碾盘、拉石、石槽、碌碡等也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使用功能更是消失殆尽。熟练掌握这种传统技艺的老石匠已经越来越少,新石匠不做这些传统活儿,最终这些传统技艺会不会随着老石匠的离世而遗失?
2、泥塑
徐州出土的汉兵马俑古朴、端庄、别具神韵。当地的民间泥塑也与之一脉相承,如:泥塑玩具自汉代开始日渐增多,到了明清时代,泥娃娃、泥老虎、泥兔子、泥鸽子哨、泥牛角哨等玩具常见于市面儿。一团泥巴,在老艺人手中拍拍打打,捏捏按按,瞬间便有了形象,有鼻子有眼有灵性,立马活起来了。飞禽走兽、神仙鬼怪、英雄豪杰皆可塑造。你喜欢关公还是喜欢悟空,喜欢八戒还是喜欢唐僧,喜欢老虎还是喜欢苍鹰,从实讲来,捏的不像管换,就是这么心灵手巧,自信,豪爽。哄好了多少嚎哭的孩子,增添了多少生活的情调,又留下了多少有趣的故事......。
3、条编、草编
伴随着我国农耕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条编、草编手工艺,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它的材料虽然不够复杂,但也是在取材和人们生活需要上不断变化而延伸。我的家乡苏北盛产的条编材料是紫穗槐条子、稻草、麦秸、蒲草等等,这些都是做条编、草编的好材料。紫穗槐条子生长较快,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田头、渠边、堰埂、河滩,到处都是适宜紫穗槐生长的良好土壤。另外,它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发达的根系可以发出簇簇的芽苗。盛夏季节,放眼望去到处皆是茂密的紫穗槐条子,微风吹过,荡起一轮又一轮的绿波。时至今日,自己时常想起这般美丽的景象。
深秋季节,便是紫穗槐条子的收割季节,割下来的条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堆放,韧性更好,更适合于编制器物。此时,便是巧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手脚伶俐,动作娴熟,干起活儿来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心生佩服。不用很久就会看到他们手上的器物逐渐成型。圆的、方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造型各异的器物不断诞生,器物的种类有篮、篓、筐、囤、笆等等。这些器物都是人们生产劳作的必需品,伴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稻草、麦秸编制的草席、草栅是炕上的佳品,蒲草编制的蓑衣是遮风挡雨的好披衣。如今,老翁、斗篷、蓑衣河边垂钓的景象只有在作品上能够看到了,这些记忆已经远去,随之而去的便是与之相依相生传统技艺。
4、布艺
布老虎、布公鸡 ,在20世纪 60年代之前,这些手工艺品在民间流行非常广泛,之所以流行广泛,是因为它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寄托,如:在端午节期间,民间就流行给儿童做布老虎的习惯,有老虎帽、老虎鞋、老虎枕头等,以此寓意着孩子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以上种类的布老虎外,还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等等。再如:河南省淮阳县的太昊陵流传的布老虎,是源于一个美妙的传说,据传,很久以前人类经历过“天塌地陷”,伏羲、女娲兄妹二人是灾难中仅有的幸存者。为了繁衍人类,他们二人就各自忙着寻找婚配之人,由于没有找到人,无奈之下,兄妹二人只好婚配。为了避免面面相觑的尴尬,女娲扮成老虎,用帽遮颜,并以磙磨为媒与兄婚配。才使华夏民族得以衍续下来。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便缝制布老虎作为吉祥物,以此来表达对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由此可见,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工艺品,它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而今,在民间却很少有人做布老虎。布公鸡和布老虎的制作方法类似,都是手工缝制,里边塞入棉絮作为填充物,通过这种填充使公鸡的造型更加饱满雄壮。布公鸡又称迎春鸡,苏北一些地区在立春前夕都要给孩子缝公鸡,据说给孩子缝公鸡一方面可免灾祛病,另一方面是迎接一个温暖的春天。缝公鸡一般都是妇女做的活,虽然妇女们的缝制技艺有高有低,但缝制出来的公鸡却有相同的寓意和美好的寄托。
5、喜床画
喜床画题材广泛,一般有花鸟、山水、人物、瑞兽等;表现手法上有刻花、勾线、没骨、平涂等等;设色上一般色彩明快浓艳,对比强烈,喜庆热闹。这些题材、色彩都有着很好的寓意,如“喜鹊登梅”寓意喜事到达门第;“月季花瓶”寓意着四季平安;“莲花娃娃”寓意着连生贵子;“柿子枝头”寓意着事事如意。这些喜床画在70年代之前广泛流行于苏北及山东一带,包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承载着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
如今,木板床、木条床、铁艺床,再加上钢丝床垫等现代家具的出现,老式的面子床已经被淘汰,喜床画自然也就没了展现的空间,老木匠也已日渐减少,喜床画也随之濒临消亡,搜集整理老技艺就成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6、面灯
面灯,有的地方叫面盏,是用面粉做的各种形式的灯盏,北方地区也非常流行捏制面灯。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正月十五母亲都要捏面灯,在这些印象中,记忆最深的还是母亲捏的十二盏面灯,这十二盏面灯分别代表着当年的十二个月。捏好的面灯上锅蒸熟,再给每个面灯碗里倒入食用油,然后放上棉线作为灯捻,点亮面灯,等待观察燃烧一段时间后每个面灯里油的情况,排在第几的面灯油量最少,就说明几月份的雨水就最少,由此便知晓每个月的旱涝。这看似虽然不科学的做法,却包含着民间百姓的想法和寄托。另外据说,元宵节的面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辟邪、祛病。屋内、庭院等处点燃面灯,里里外外亮亮堂堂。“照照眼,不害眼病,照照耳不害耳病,照照鼻子不害鼻病.....”每个孩子都虔诚地端着面灯照照自己。这一晚,大人们畅想生活,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憧憬。孩子们捧着面灯嬉戏玩耍,虽然小手常常是冻得通红,指头冻得别别扭扭,但心里可谓是暖意浓浓,温馨无限。点过的面灯,可以食用,或炖或烤,在当时都是无与伦比的美食。
7、风筝
前些日子,我到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参观,被一只硕大的风筝所吸引。鲜艳的色彩,复杂的结构,精良的制作,不由地让我赞不绝口。风筝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总会看到公园里、草坪上的一些开阔地带结伴成群的人们在放风筝,实在是美丽壮观。
风筝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时,风筝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制造出来的纸已经有了较好的质量,于是,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宋代以后,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风筝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一般要先用竹条扎制骨架,然后再用纸或绢裱糊,有的还要根据美观的需要描绘色彩,最后拴上韧性很好的长线,才能算是做好了一只风筝。如果要想风筝飞得好、飞的高,那在制作上还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其中首先在扎制翅膀骨架时就要构思好,扎制硬棒的翅膀做出来的风筝,即可承受住大风,飞的高。如果扎制较软的翅膀骨架,则承受风的能力就弱,扎出的风筝虽飞不高,但可以飞的较远。因此,制作风筝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很多奥妙,考验着风筝制作人的技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风筝爱好者学习研究风筝、制作风筝,传承着这门技艺,发展着这门技艺,但在有些地区,由于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导致一些技艺濒临失传,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