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体育发展 将为百姓带来什么?

分享到: 更多
2016-06-22 来源:中国体育报

5月5日,《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向社会发布。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司局主要负责人围绕《规划》的重点内容、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十三五’期间对场地设施的投入渠道更多元,数量也更多”
  为百姓提供身边的场地设施是服务百姓健身的基础。201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而在“十三五”时期,这一数据将达到1.8平方米。《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0个、乡镇健身设施1500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000个。
  “‘十三五’期间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要比‘十二五’期间渠道更加多元,数量也更多。”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解读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建成县、街道、社区三级群众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推进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其投资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国家规定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的比例不低于70%。这项政策对于落实“十三五”规划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总局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将继续充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各级政府将继续把全民健身当作民生工程来加大相关投入,同时还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征集整合政府资本与社会力量的有效方法。
  对于社会关注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保障问题,刘国永介绍说,“十二五”时期,总局牵头,与教育部门合作已在解决这一问题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典型引入、政策引导等方法,国内很多地方已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十三五”时期,将在总结“十二五”的经验基础上,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办法,同时加强督导和检查。
  “总局支持篮球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不存在政策壁垒”
  近期关于CBA联赛管办分离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同样也是《规划》中的关键词。《规划》中提出,完善职业体育的政策制度体系,扩大职业体育社会参与,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健全职业体育法律、法规,推进体育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和规范职业体育发展环境。依法明确职业体育发展的主体,理顺各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切实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改进职业联赛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制度。
  对于人们关注的管办分离问题,总局政法司司长刘岩给出了答案。他说,无论是足球改革,还是篮球改革,总局都是积极推进的。在这方面是没有壁垒的。国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影响了足球和篮球的改革,但是有一些习惯的做法要逐渐突破它。无论是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还是今年发改委印发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里,都有很多改革的措施。总局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在积极支持足协开展工作。总局支持篮球改革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毫无疑问的,不存在政策壁垒,相信大家很快就可以听到好消息。
  “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竞技体育发展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焦点,如今的竞技体育发展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提高冬季运动竞技水平等成为“十三五”时期的关键问题。
  总局竞体司副司长孙远富说,这些年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经历了坎坷的历程。目前竞技体育的发展也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逐步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中。运动项目的发展,也经历着一个逐步转换、调整、完善的过程。以往走的是项目比较全、比较大的路子,而在国家发展的新理念、新形势下,竞技体育也要走转型升级的路子,要调整项目结构和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相对落后运动项目的水平、转换其发展理念,是当前发展的一大要求。此外,在继续发扬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如何在新形势下调动各方面力量支撑、辅助举国体制,实现《规划》中提出的逐步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我国经济总量来看,体育产业总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体育产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产业。《规划》中对体育产业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在GDP中占比较低。从我国经济总量来看,体育产业总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解读说,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占比在1%到3%,而我国是0.6%左右。这样来看,中国体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既要为国争光,也要为民增利。总局也在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后,体育产业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目前来说,中国的体育产业不存在过热问题,各方还可以继续将国务院和相关方面的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促进体育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