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核心技术研发 新能源车补贴增设电池门槛
面对车企“骗补”以及动力电池性能不明确和安全隐患等制约新能源车推广的阻碍,补贴导向将让位于市场创新已在业内形成共识。最新消息显示,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交通部四部委将联手,从技术标准到补贴政策,全方面解决新能源车发展中的顽疾。而在近期本报举办的“2016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上,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也表示,从研发源头进行规范,才是今后新能源车持续发展的良方。
电池衰减待明确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3.4倍。然而,与量化的高销量相比,作为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的电池,在安全、寿命及衰减程度上却并不明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表示,从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看,安全问题涉及电池及整车的制造存储、运输使用维护、报废回收拆解等全周期的各个环节中。
据了解,国内在售的新能源车中,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新能源车搭载的电池使用寿命仅为3-5年。同时,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以及经常使用快速充电,都会使电池出现衰减。数据显示,当新能源车的电池容量衰减到70%以下时,需更换电池。对于一辆新能源车来说,电池成本占车辆总成本的40%以上,以一辆售价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为例,更换电池的价格近5万元。
张志勇认为,众多车企均不明确旗下车型电池的使用寿命及衰减周期,显示出车企对电池技术的不自信,需要车企和电池生产企业合力解决,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才能在新能源车推广中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在汽车市场资深专家颜景辉看来,补贴的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行之有效,但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依赖症,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相比对车型的补贴,借助补贴激励电池生产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不仅可以降低电池的研发成本,更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对政策的过度依赖和骗补行为。
事实上,针对新能源车电池在使用中突显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将严格规范新能源车准入标准,从源头对新能源车生产和准入进行规范。此前,工信部已经修订完成《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财政部称将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在弥补成本差价和促进技术创新上实现基本平衡、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市场化发展机制。
颜景辉表示,政策向生产企业倾斜,有助于国内生产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进一步实现突破,使新能源车在销量提升的同时摆脱技术依赖,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化解电池安全焦虑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但市场上对其安全的质疑始终不断,不仅是因为里程焦虑,消费者还普遍存在对电池安全的焦虑。
近年来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频频发生自燃事故,已经引起了业内关注。北京诚信达汽车总经理王长谦在“2016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上表示,没有安全基础会让新能源汽车发展陷入困境,只有大力扶持新能源车核心部件供应商,帮助其加大技术投入,才能够在技术层面加快新能源车电池的进步。
事实上,对于电池、电机等新能源车核心技术,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扶持并制定考核标准。按照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国家将符合规范条件的汽车蓄电池企业进行公告。能否进入“目录”,决定了使用这款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可否享受相关优惠与补贴政策,而在当前依靠政策推动的市场环境中,无法得到补贴意味着丧失竞争力。据透露,国家正在着手制定该目录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企业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也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按照规划,国家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评价方式将逐步改变,不再是传统的送样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而是要通过动态管理方式,不定期地对市场中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再进行综合评估。此外,国家也会从通过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中重点培养3-5家,在全球市场争夺话语权。
对此,颜景辉认为,相关部门重新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以及监管机制,无疑将堵住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漏洞,避免因安全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关新闻
- 2016年上半年电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16/8/29 10:23:00
- 2016年上半年电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16/8/29 10:23:00
- 2016年6月我国电池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016/8/22 9:12:40
- 2016年6月我国电池行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016/8/22 9:12:40
- 2016年6月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016/8/19 11:14:23
- 2016年6月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016/8/19 11:14:23
- 2016年6月全国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2016/8/18 8:37:46
- 2016年6月全国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2016/8/18 8:37:46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