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或将瓜分一半母婴市场!
2016-09-14 来源:第一财经
“二孩政策”开放之后,母婴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从母婴电商到实体店,再到海淘,从卖纸尿布到卖孕妇保健品,母婴市场似乎一下子成为创业者最新发现的风口。虽然传统母婴市场的中高端领域一直被日本、欧美等品牌牢牢把控,不过,随着追求个性化的90后年轻群体的出现,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婴童市场最大的品牌之一贝亲株式会社副社长、中国区总裁北泽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消费群体不再趋同,更看重个性化,因此,他们对产品的选择更多性价比较高的品牌,这给传统品牌带来压力,此外,母婴企业还需要加大个性化设计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对于近日来母婴电商唱衰之声不绝,不少母婴电商倒闭的线下。北泽表示,母婴电商近年来发展很快,一时间出现行业调整很正常,母婴电商还将发展,预计三年之后将占据50%的市场份额,然后份额就很难继续增长了,因为作为重营销的行业,线下母婴店同样重要,将瓜分线下的大部分市场。
从总体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孕婴童产品消费国,母婴市场的规模相当庞大。是一个规模达到万亿级的市场。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力华表示,中国母婴市场交易规模扩大,线上市场快速扩张,“二孩政策”出台后,预测未来几年内将会产生两千亿人口的增长。
基于以上预测,刘力华表示:“在2018年,整个母婴行业的规模可达到3.2万亿,未来的母婴市场还有很大地空间。品牌化需求上升,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背书,从大的品牌格局来看整个母婴行业市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母婴行业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消费者在进阶品类的母婴产品选购上更注重品牌的选择。费者对进阶品类更加看重其品牌背书,人群整体品牌意识的提升也优先反映在这些进阶高端产品上。但同时,母婴市场整体品牌竞争在加剧,各个类目都呈现出品牌集中度下降的趋势。单靠“知名品牌”吸引消费者的难度也开始增高,中部品牌和小众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对头部品牌的地位产生了冲击。对此,北泽表示,目前母婴行业的头部品牌的确感受到一定压力,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更多元化,不再盲目跟风,更看重性价比和个性化,对于这一情况,其将依赖加强产品个性化设计,二来也会考虑收购一些本土有发展潜力的品牌,甚至把欧美的品牌引入中国市场。
母婴行业是指与孕妇和婴童消费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消费品的总和。按产品形态,可以将母婴市场可以分为母婴产品和母婴服务,其中母婴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产业。母婴产品是指针对孕产妇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婴童在衣、食、住、行、教、娱、等各个需求方面的产业,主要涵盖奶粉、营养辅食、尿裤湿巾、喂养用品、洗护用品、童车童床、安全座椅、玩具书籍、童装童鞋和服饰寝具等十一个类别。
另外,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线上购物的习惯逐渐形成,也促使母婴线上的市场规模有较明显的提升。不过,近期一系列母婴电商融资陷入困境,大量母婴电商亏损甚至倒闭给母婴线上渠道蒙上一层阴影。对此,北泽表示,从贝亲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看,母婴电商渠道销售一直在高速增长,目前已经占据贝亲35%的销售份额,预计未来三年内将达到50%的市场份额。整个母婴市场也或将达到这样的比例,再往后就很难增长了,因为线下渠道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线下渠道依旧具有存在的意义呢?
北泽表示,在日本,电商渠道只占母婴市场销售额的10%不到,原因就是母婴是一个重度营销的行业,很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对母婴行业并不熟悉,他们又非常重视母婴产品的选择,因此,他们选择线下门店。在日本,线下门店具有细致的服务,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在中国,线下渠道服务意识较差,很难给消费者很好的购买体验,因此让线上渠道的发展带来机遇,但不代表消费者线下的需求会消失,因此,很多侧重服务的母婴店开始发力,这部分母婴店将瓜分母婴行业在线下大部分的市场。
从需求来看,母婴消费人群主流新任妈妈们身份多重,她们不仅肩负着养育宝宝的重任,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成员,主导着整个家庭的消费决策。另外,她们还扮演着职业女性的社会角色。在多重身份下,她们有非常多的消费需求。比如,作为新生儿妈妈,她可能既要考虑宝宝的衣食住行,又要考虑宝宝的成长教育;她挑选一个奶瓶,既要考虑奶瓶的材质,又要考虑宝宝的生长周期;各式各样的需求,成就了母婴市场超长的生命周期,孕育长尾、宽辐射的产业链。同时也给这些妈妈们带来挑战,在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上,他们亟需线下门店给予专业的销售意见,因此给母婴店带来发展机遇。
北泽对中国市场前景看好,按照贝亲的计划,未来十年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翻一倍,而工厂规模也将扩大一倍,其势必要加大在中国工厂、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投资。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