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贾宅人物花灯闻“鸡”起舞 泥塑木雕并秀

分享到: 更多
2017-02-08 来源:金华日报

          1月30日上午10时许,东阳南市街道贾宅村爆竹齐鸣,鼓乐喧天。在隆重的亮灯仪式后,大锣开道,旗牌灯、民乐队依次随行,一个高颜值的花灯头在数百村民的簇拥下,穿街走巷,热热闹闹,把整个村庄的喜庆氛围渲染得红红火火。时隔20年,贾宅村大型花灯重放异彩,闻“鸡”起舞。据了解,此次花灯展迎是该村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文化娱乐盛会,220多桥花灯亮相市井乡野。

  贾宅花灯迄今已延续800多年

  西溪贾宅花灯与别处的花灯不同,每桥灯中间是一盏花灯,花灯的一前一后各有一个戏文人物,都安在一块两米多长的木板上。千百年来,受女娲抟土造人传说的影响,这些戏文人物皆为泥塑的偶像。可这些泥偶不是供人膜拜的的仙人神佛,而是我国民间广为传颂的经典戏文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出处,如《天仙配》中的许仙与白素贞、《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与杨宗保、《关公送嫂》中的关羽与甘夫人等。

CIMG4129

  这些人物偶像与许宅花灯不同,只有头与脚是泥塑的,且皆为静态造型。但静中寓动,每个人物个性鲜明,惟妙惟肖,通过逼真的神情姿态、举手投足,让人们发挥想象与联想,链接戏文中的相关情节,颇为耐人寻味。84岁的贾光华老人制作的《僧尼会》偶像小和尚、小尼姑十分精致,一颦一笑尽在其中。贾光华指着僧尼偶像,不无自豪地说:“20年前,我这作品还参加过东阳工艺展,并获得50元奖金呢!”

  贾宅花灯历史悠久,相传是该村百姓为纪念先祖、南宋“民族英雄” 贾廷佐而举行的民间文化活动,约隔12年举办一次,迄今已延续800多年。《金华府志》:贾廷佐,登绍兴二年进士,除左迪功郎严州桐庐县主簿。时金遣使张通古,偕王伦南来,以诏谕江南为名。廷佐一再上书,累数千言,剧论国耻之不可忘,名分之不可贬,和约之不可信。请诛王伦,拘来使,决意用兵。其词旨剀切,大略与胡铨同,以官卑适不为秦桧所忌,幸免窜逐。

CIMG4132

  据资料,北宋末,工部侍郎贾炎以望族迁居东阳怀德乡桐川里。《宣和画继》载:侍郎炎之子,学与贲,而标格过之。又作佛像,极精细,衣缕皆描金而不俗,官至半刺而終。绍兴二年,作双林寺傅大士佛像时艺传从孙、贾廷佐之子。其后于绍兴十五年,贾廷佐重建东阳义安寺,金华潘良贵撰文。绍兴十七年,贾廷佐撰《东阳昭福院殿记》载:“今以子来之工,像设之严,欲求如来相结跏跌坐,俨然不动。”南宋时期,后代子孙家族以塑佛像为功底改塑百戏人物,用迎花灯形式来纪念先祖贾廷佐的忠肝义胆,此俗一直延续下来。

  文革时期,因所谓的“破四旧”,此活动被迫叫停,人物偶像斥为“四旧”而荡然无存。1983年贾宅花灯得以重出江湖,当时为170多桥,所有人物偶像重新制作。1997年花灯复出,约为120桥。34年后,当时5位制作偶像的师傅只剩古稀老人吴照棋了。

  木雕偶像让泥塑与木雕工艺并秀

  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不使这一民间艺术失传,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村庄历史,传承先祖爱国精神,振兴桑梓”,去年11月,该村贾正荣、徐希洪和王良根3位村民领衔筹办丁酉年大型花灯展迎活动。

  展迎花灯是贾宅村民俗文化的嘉年华,只有万事俱备,才能展现最美好的灯艺。两个多月来,花灯制作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为绽放个性,竞出新意,该村采取“集散结合”的花灯制作形式,在每桥灯的总体要求下,自家花灯的插花样式、人物造型等由各自设计;泥偶的塑制、彩妆等由村里聘请专业技师统一操作。74岁的泥塑师傅吴照棋和妻子胡琴仙在贾宅古厅忙碌了50多天,他俩或新捏泥偶 ,制胚胎、上底粉、画眉眼;或给掉彩的旧泥偶以补妆;继而,给泥偶着装,布施道具。一招一式之间,令姿态各异的泥偶光彩夺目,栩栩如生。

  1月30日(大年初三),吴照棋还在自己家里制作泥偶着装(盔甲),“从除夕到初三,我与老伴一共赶制了10来套布质的泥偶服装。”据了解,以前泥偶的着装几乎都用纸制作,容易撕破,且雨一淋就褪色,大多只能用一次;而用布料制作的着装,经久耐用,“就是用水洗也不易掉色,只要保存得当,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该村贾学能、贾和赛等老人介绍,这些泥塑偶像的高度不等,在40—50厘米之间,其骨架是用木头做的,做躯体的材料主要有3种,最早的是“竹衣”,后来是苎麻,现在大多是废旧的布边,数“竹衣”最好,可随意穿插道具。这次与大家亮相的有400多个人物偶像。为弘扬“国之瑰宝”——东阳木雕技艺,此次展迎还特意制作了约80尊木雕偶像,泥塑与木雕工艺并秀,让人们大开眼界。

  顾名思义,既然迎的是花灯自然就要精心制作每轿灯上的那盏花灯。千百年来,花灯大凡由竹篾或铁丝等材料制成“骨架”。相传南宋时曾出现“圈骨悉皆琉璃所为”的“无骨灯”,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骨”,只是用透明度较高的琉璃替代传统“骨材”而已。而现今的贾宅花灯则是仿照古时针刺无骨花灯工艺智造的,灯身不用任何材料作骨架,全用纸粘合而成,因传统针刺图案太费时,贾宅人改为雕琢。先由制作者依据造型,裁出灯片,然后绘出贴纸的图案,再雕琢、贴上拷贝纸,凡 12道工序。该村老人们说,无骨花灯确实好看,但做起来可不易,需要有智慧,更需要有耐心。每盏花灯的六个面上贴着精美的图案,有爱意缱绻的“囍”,有年年有余的“鱼”。在空白之处,还题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等字样,传递着贾宅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景。灯的上方灯口四周立着八条纸板龙,龙嘴挂下长长的流苏,流苏上串着元宝等饰品,中间杂以纸花,显得古典高雅,雍容大方。

  贾宅花灯的灯头制作别出心裁,堪称一绝,“光花窗的雕琢,就请了8位工匠加班了五六夜”,所用的饰花全由村中七八位妇女制作。据悉,这灯头由灯会负责人贾休有等耗时数月精心制作而成,是一个高2米多的两层半楼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花枝招展,流苏飞扬。精美的花窗,栩栩如生的人物图像,在24盏无骨花灯的映衬下,美奂美伦,巧夺天工。尤其是20多条楹联,与时俱进,歌颂了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就,表达了村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据说,1997年,该村的花灯灯头在东阳市白云文化城开放庆典中,令四方游客叹为观止,并一举夺得特等奖。

  “正月初四亮灯,初五开始在村里村外巡回展迎,除了画水,卢宅是必到之地,坊间称其为‘娘舅灯’。”贾正荣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