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行业2017或大爆发 显示触控之重仍是自动化
2017-03-21 来源:中华玻璃网
在2016年触控显示行业中,大多数屏幕缺货,尽管这样,整个行业的高端产品的出货量仍然在高速增长。
而且,随着很多显示触控的行业企业,不但在垂直产品线上有所升级,而且很多企业还沿着终端产品的前、后壳的相关模块配件相关领域扩充。如蓝思、欧菲光、合力泰、星星科技、金龙机电等企业,除了自己原有的主营业务外,还在显示触控一体化全贴合产品、摄像头产品、指纹识别模块产品等方面,都扩充了庞大的产能。
而这些庞大产能的扩张,不但需要巨额的投资来支撑,同样也需要充沛的熟手员工来作业才能完成。那么,在市场熟手员工本就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熟手员工短缺,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全行业的自动化改造中,让很多产品的生产工艺与参数固化在设备中,并且尽量统一了行业自动化的设备操作界面,在节省大量员工的同时,也让组织生产的难度大幅降低。
类似这些在2015年之前已经完成部分自动化改造的相关企业,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才让整个行业没有在显示触控产品往超薄、高清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因为技术参数变化、结构与精度提升,而减少了生产效率和良率。
反而有部分企业在进行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把拥有优势性能的机器设备产能,也辐射到原来更多依赖人工生产的普通产品上,不但提升了生产速度和加工效率,还提升了产品品质。
如专注in-cell、on-cell超薄、高清显示屏和裸眼3D显示屏产品的易快来,此前在研发新产品和组织新产能过程中,就采取了行业比较先进的自动化高精密设备,不但满足了in-cell、on-cell超薄、高清显示屏和裸眼3D显示屏产品的研发与量产,还在生产线人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以较经济的车间成本,生产出了数量更多的高性能产品。
与易快来相似的,还有很多手机机壳生产企业、盖板玻璃生产企业与显示触控一体化全贴合企业。这些企业也同样受益于全行业的自动化改造风潮,在全行业的产能剧增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熟手员工短缺难题。
如在2014年之前,很多盖板玻璃CNC加工企业,一个CNC操作员工只能操作二台左右的CNC设备。但从2014年开始,行业众多的设备企业开始推广生产车间全线自动化改造升级,很多盖板玻璃CNC加工企业里,一个熟练的CNC操作员工可以同时值守十二台以上的CNC加工设备同时作业,甚至有些设备改造比较先进的盖板玻璃CNC加工企业,一个熟练员工可以同时值守十八台左右的CNC加工设备同时作业。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2015、2016年的自动化改造行业推广,相比整个行业原来的熟手员工利用率,普遍都提升了五到十倍左右,让前几年行业为了扩产四处挖角抢夺熟手操作员工的局面快速改观,为各个企业快速扩充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扩产显示触控一体化全贴合企业也一样,随着像涌泉自动化这类企业的国产自动化设备技术的突破,原来一台单机需要四个熟练操作员工值守的情形,快速转变为产能提升二到四倍的情况下,操作员工减少到一人,单个熟练员工的产能几乎翻了八到十六倍以上。
而手机机壳金属CNC加工企业,不但出现了整个生产车间生产完全实现自动化的情形,很多企业都已经组建了真正的关灯车间,实现全线完全无人值守生产,极大的改善了生产效率、良率与产能调整间的资源分配冲突。
如果说,2014年之前,显示触控的行业装备制造业国产企业技术水平,还处于单机设备技术快速整合工艺和参数时期,到了2015年则属于多机联合作用半自动化改造时期,而进入到2016年则全面进入生产线联线改造时期。
那么,进入2017年以后,显示触控的行业装备制造业国产企业的重心,将会在全行业普及推广生产线联线改造过程中,再重点突破关键工序的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率。
同时,一些有行业技术积累的先进企业,将会在更深层次的基础技术上,率先实现原理上的突破。如凯格精密研发的能替代原来印刷、焊接等传统生产工艺的高速复合点胶、固化成形技术应用,生产效率与产能都是成百倍的提升。
而另外一些原来从事半导体芯片加工的企业,也把原来芯片半导体的高速自动化技术,复制往手机机壳生产设备、盖板玻璃生产设备与显示触控一体化全贴合设备上,不但继续加快了行业在生效率与良率上的突破,还把原来困扰行业多年的自动化检测难题,也得到一定的解决,还解放了大量的熟练品质员工与工程工艺技术员工,对后续继续扩充企业产能留出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随着中国国产手机的快速增长和产品升级,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业仍然处于产能需求积极拉动时期,如果提升整个行业生产效率与良率,仍然是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聚焦点。而经过前两年的行业发展,也充分的揭示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给行业带来的巨大福祉。
而那些取得了技术优势,以及市场先机的显示触控装备制造业国产企业的新型设备的研发成功,以及陆续量产装备在行业中,完全颠覆行业生产组织形态的新型加工技术,将有机会打破现有的行业生产组织形态,更高效率和良率的工厂将会继续支撑中国本土市场的产能爆发需求。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