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鞋业未来几年的红利在哪里?
作为供应链轻工业的制鞋工厂开始琢磨自身发展,寻求新的突破。那么制鞋业占领未来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让我们先从传统供应链和 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特征入手分析。
01交货期永远说不清
说好的交货期,但到时间了还是交付不了。如何达到最快交货期呢?品牌商和供应商双方结合才能达到最快的交货周期。要从最开始的源头抓起才可能促进交货,比如面料晚了或者扣子晚了,导致交货迟了,双方互相扯皮。到底是谁的责任一定要搞清楚,做到责任明确。
02工厂的定位模糊
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发现问起很多工厂是做什么品类,对方说鞋面、鞋底都能做。这样的鞋厂不靠谱,什么都能做,事实上什么都不能做。因为鞋厂的供应商是有着非常专业化的分工。中国有成件的、有流水的生产线,如果你是做鞋底的鞋厂,跑来做配饰,你的效率会相差很远,也不专业,设备也不大一样。你如果是做配饰的鞋厂,你专业做配饰和专业做鞋底,也完全不一样。所以说一个工厂的定位、供应商的定位很重要,定位决定了你生产的效率和你服务的品牌商的质量。
03合作方匹配度不高
工厂和供货商,都是希望找到最大的品牌商,或者是最大的供货商,这个最大双方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落差。你如果是一个非常小的工厂的定位和它不配套,你要找到它也很难,也做不成,反而做的很累;如果你是一个原来做中档货的工厂,你想做高档货,最后做得不顺畅,会亏得一塌糊涂。因为你工厂的能力、要求和它的品牌商不配套。所以说在找客户,要和你的产能、和你工厂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找到适合的人。
04 执行力差
很多鞋厂是干苦力活,一天上班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甚至比10个小时更长,为了赶货,经常加通宵。鞋厂几乎是什么事情都找到老板,找老板解决问题可能比较快,找到下面的人来解决问题可能很慢。因为老板有很多的资源支持你,但是下面的中高层相对来说承担的事务是一些执行性的事务。如果这样的鞋厂在初步发展阶段可能是有帮助的,但是在未来长远的建设上是行不通的。
01不能把目光只聚焦于首单
传统的订货模式,一个定单下五万十万双,两三千双,觉得这样的定单很好做。传统的订货模式是靠分销商,或者是代理商开订购会,再把定单集中起来,再去生产,它应该是要通过多订货来慢慢通过零售的方式、门店的方式销出去。
但在互联网时代,是到了一个C2B的订货模式,首单量不大,更多的是通过多次的翻单,再通过销售来决定翻单的数据。完全由消费者端决定单量和翻单的次数。 所以说,定单的量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大定单变成了现在分批次的小定单;周期也发生了变化,原来订货的周期可能是给到3-6个月,现在要求15天完成,整个的定期周期难度非常高。
02解决原材料问题
如何保证出货的周期?所有的快是建立在有原材料的基础上,如果有原材料会很快交货。往往就是没有原材料,基本在市场上,地方市场拿现货出现很多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可能原材料供应商也不会备那么多货,可能也只剩下一些原材料,拿完了以后没有了。后面要补单,那周期就很长。
某些品牌商在原材料储备上的经验值得学习。他们建有自己的原材料公司,主要负责原材料供应商和加印厂的一些沟通、协调、检验、监督,从而确保所有的原材料到加工厂以后是合格的、稳定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快,真正能够做到7天、15天、20天。
03 合理排单
原来工厂排单,很多品牌商天天是通过双方的老板不断地打电话,加班加班再加班赶出来的。这样的情况下赶货,这是叫无序的定单。如果针对一个优秀的品牌商,下单给你供货,一定是根据你的产能去排单。
比如一个鞋厂如果是100人,排单原则是会下50%的产能给到这个供应商。另外50%是保证有50%是在返单的定单当中,能够确保它的产能是合格的,稳定的。只有这样双方的配合,才能够把定单的质量做好。
04生命周期反推订单量
传统的订货模式和现在的订货模式完全不一样。传统订货一次下单上万件,现在不能这样搞了。品牌商要在下订单之前搜集用户的信息、用户的评价,通过设计师设计的款式进行测试,再根据销售量和销售周期来决定了首单应该下多少,哪些订单应该淘汰,哪些订单应该多下定单。这完全是根据消费者的数据和货品的周期,生命周期来决定定单量。
05信息管理代替纯人工
如今品牌商对工厂的管理都是通过一个自主研发的系统来解决和工厂的沟通、品检的排期、出货、次品管理、退换货管理、材料、财务、对帐、样品管理,而不是通过打电话解决的。
06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升级
所有的工厂、供货商、供应商,如果没有被互联网改造,就不会有好的竞争力,终将会被淘汰。如果你还是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生产力,一定会被淘汰。所有的产业链都要通过互联网的改造,越快越好。
制造业将会走向产业协同的整合,单枪匹马是企业发展的死穴。现在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进行产业的整合、联合、协同才有未来。找准自己的定位,做最好的供应商,做最诚信的供应商,不要改变自己的梦想,供应链是未来十到十五年最大的红利,谁做好了,谁就能够占领未来。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