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检讨 照明行业的“脏乱差”

分享到: 更多
2018-03-19 来源:阿拉丁照明网

 今日(3月15日)是我国的消费者权益日,今晚的315晚会依然是每年一度的重头戏。谁又将被点名?

  送上今天最火的一张图:

  在去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广东质检院人员现场检测某LED学习灯出现高频闪,这一事件将LED灯具产品推向风口浪尖,消费者更是对LED光源提出种种质疑。

  劣质LED光源对于人眼确实存在不小伤害,近两年在LED照明快速发展的当下,由于标准尚不完善、监控力度不高、企业自律能力差等问题,并且产业格局散、小,导致业内乱象丛生,市场上流通的LED照明产品良莠不齐,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渗透市场,用户体验满意度低。

  抽检产品不合格率依然高企

  在近年全国各城市的照明产品抽检中,不合格产品的占比仍不少,其中标记、防触电保护、灯头互换性、意外接触带电、灯功率、一般显色指数Ra等是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

  2018年1月8日,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公示2017年流通领域照明灯具商品抽查检验结果,经检验,中山市金舟照明电器厂等企业生产的26组商品不合格。

  2018年1月15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公布2017年台灯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有14批次样品不合格,标称商标涉及道远亮眼睛、文曲星、哈米特、光视宝、SOVER松伟等。

  2月27日,国家认监委官网发布“2017年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产品监督检查结果”。经检查,198批次抽样产品存在涉及安全项目的不合格问题,不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关要求,其中灯具产品共有29批次不合格。

  3月8日,泉州市工商局在2017年对网络商品质量进行抽检,在抽检的照明类产品中,不合格照明光源7批次、灯具7批次。

  2017年全国各地对照明灯具的抽检中,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详见小编此前整理的 “2017年全国LED及照明电器产品抽检情况大盘点”

  中国产灯具召回案频发

  同时,国内LED产品在出口方面亦存在诸多质量问题,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灯具召回每年都有数十起。

  以下是小编统计的2017年中国产灯具召回案:

  今年的召回案持续上演。

  近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中国产的探照灯进行召回,本案的通报国为西班牙,品牌为LUZEUROPA。该产品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产业分类码(OECDPortalCategory)为78000000(电器)。召回原因:电缆太薄,且该产品不符合低电压指令和EN60598的要求。

  2月,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召回3款中国产LED灯具。其中“ATOPSUN”牌灯具和“GT Industrial”牌灯具带电部件与易接触金属之间的电绝缘不足,用户有被电击的危险。2款产品均不符合《欧盟低压电指令》及欧洲相关标准EN 60598的要求。另一款“Party Lighting”牌灯具含有短链氯化石蜡,具有致畸、致病、致突变的毒性,检测值高达1.1%,不符合《欧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法规》的要求。

  当然,随着企业品牌意识的提升,亦有企业主动召回未符合标准或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品。1月29日消息,吉安市瓦朗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向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1月23日起至2018年3月23日止,召回2016年7月4日至2016年7月7日生产的型号为YPZ 220V/S-U 15W的普通照明用荧光灯,共计500台,且通过退货的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暴利造假陋习难改

  除了质量问题外,国内也是假冒灯具产品的重灾区。

  今年1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对外通报,一个特大生产、销售假冒名牌灯具犯罪网络宣告覆灭。据介绍,该制售链条涉及华东、华北地区多个地市,涉案价值1057万元人民币。

  警方展示收缴的假冒灯具。警方供图

  2017年10月,广州番禺相关部门查获涉嫌假冒的多个知名品牌灯泡4000多个,其中涉嫌假冒的爱普生投影仪专用灯泡1100个,及防伪标、说明书标签、灯架及制假工具一批。

  2017年8月4日,永清警方成功破获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涉及飞利浦及雷士照明品牌,涉案金额达20余万元。

  2017年6月,阿拉丁新媒体接到行业人士爆料称,在重庆照母山公园及黄山大道沿线(五标段) 景观灯饰工程建设项目中,作为施工单位的河南省万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涉嫌未经授权使用了大量假冒“AD”注册商标、“广州奥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的路灯、投光灯等照明灯具产品,涉嫌严重侵权。

  图一:在金科中华坊门柱上安装的LED投光灯

  图二: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建筑外墙使用的投光灯

  2017年4月,武汉质监部门一举端掉隐匿在黄陂滠口一处假冒名牌的灯具造假窝点,查封产品872件,满满装了7卡车,货物价值近40万元。

  近年打假维权在业内的呼声日益高涨,众多大品牌企业率先打起攻坚战,国内企业的维权意识也正在逐步提高。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