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冷藏食品术语与分类》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0
2021-09-01 来源:消费日报

   提起冷冻食品,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便是畜禽类产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蔬菜、水果、水产品、饮品、烘焙食品、调味品、菜肴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等都可以使用冷冻这一工艺进行运输、储存。同样,冷藏食品也有着庞大的“家族”。想要管理好冷冻、冷藏食品“家族”,给他们分门别类就必不可少。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冷冻、冷藏食品术语与分类》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面向行业征求意见。

  市场规模已达2万亿

  电商的发展打破了各地美食的边界,冷冻、冷藏食品也不例外。8月19日,记者在网上下单购买了即食鸡胸肉产品,从山东聊城发往北京,第二天便收到了产品。产品使用泡沫盒包装,盒中还有几个没有融化的冰袋,产品摸起来还泛着冷意。

  事实上,在网上购买各种冷冻、冷藏食品早已被人们接受,这类食品在市场的占有量也很大。《冷冻、冷藏食品术语与分类》团体标准编制说明中介绍,冷冻、冷藏食品工业是伴随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出现的食品工业新兴产业,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冷冻、冷藏食品通过采用冷冻、冷藏、冷链等工艺过程,控制食品的品质,具有安全、方便、营养、卫生的特征,符合当前世界食品工业发展潮流和趋向。

  根据行业统计,目前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已达2万亿的规模和容量,占食品工业营业收入的25.3%,发挥出重要民生支柱产业作用。伴随冷链的发展,我国冷冻、冷藏食品市场遍布城乡,进入千家万户百姓餐桌,成为日常生活食品的首选。另一方面,冷冻、冷藏食品进入宾馆饭店,为餐饮工业化发展提供可靠手段。近年来,中央厨房工程得到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安全、便捷且品质优良的产品,为今后产业发展又一新模式和新亮点。

  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定义

  种类繁多的冷冻、冷藏食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便捷和美味,但对生产企业来说,越来越多产品加入后,需要更为方便、严谨的标准,帮助行业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冷冻、冷藏食品领域国家标准47项(不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92项,团体标准41项,地方标准25项,共205项。其中,基础标准3项,产品标准82项,方法标准28项,管理标准92项。我国冷冻、冷藏食品标准体系中以管理标准为主,其次是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基础标准最少。

  编制说明中提出,当前,我国现行的冷冻、冷藏食品行业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标准体系不健全,其中术语与分类的标准散见于法律法规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不系统、不协调、有些内容缺失等。冷冻、冷藏行业相关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大量冷冻、冷藏调制食品的出现,使得现行的术语与分类难以适应。

  此次团体本标准的制定基于我国冷冻、冷藏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在全面梳理我国冷冻、速冻、冷藏食品相关标准基础上,遵循“先进性、适用性、有效性”的原则,制定我国冷冻、冷藏食品分类。标准适用于冷冻、冷藏食品工业管理、生产、科研、教学及其他有关领域。

  具体来看,标准将冷冻食品分为8类,包括冷冻(速冻)动物性水产品及制品,冷冻(速冻)畜禽产品及制品,冷冻(速冻)水果、蔬菜、食用菌和藻类产品及制品,冷冻饮品,冷冻(速冻)调制食品,冷冻(速冻)蛋制品,冷冻(速冻)豆制品,其他冷冻(速冻)食品。冷藏食品分为9类,包括冷藏动物性水产品及制品,冷藏畜禽产品及制品,冷藏水果、蔬菜、食用菌和藻类产品及制品,冷藏饮料,冷藏调制食品,冷藏乳制品,冷藏蛋制品,冷藏豆制品,其他冷藏食品。每一分类下还有更为细分的类型。

  冷冻、冷藏食品术语包括冻结点、有效冻结时间等25项基本术语,冷冻(速冻)动物性水产品及制品、冷冻(速冻)鱼类及制品等34项冷冻食品产品术语,冷藏动物性水产品及制品、冰(冷/生)鲜鱼类及制品等31项冷藏食品产品术语,预冷、冷却等24项工艺术语,滴汁、冻结龟裂等7项质量术语,冻结设备、速冻设备等18项设备术语。

  编制说明中提出,对于目前我国冷冻、冷藏食品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冷冻、冷藏食品分类体系不完整的问题,团体标准的制定,完善冷冻、冷藏食品领域标准体系,为冷冻、冷藏食品领域标准体系的设计奠定基础,解决产业发展分类混乱、行业通用交流语言不一致问题,填补国内空白,对冷冻、冷藏食品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起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