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调业已走到一个新的战略拐点
已经在世界家用空调产业诞生了两大巨头美的、格力的中国空调产业,其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拐点。
一是,在家用空调行业,中国企业已经建立了绝对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具备了市场的定义权和产品的定价权;但是,家用空调的规模空间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天花板,想继续向上增长,只能去拓展新兴国家市场和需求,但是这需要时间,短期不是方向;
二是,全球空调产业仍然保持着强劲而可持续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家用空调之外,包括商用空调,热泵空调等多个品类,都保持着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碳减排、碳中和的趋势下,正在对空调消费模式进行升级,不再是购买空调硬件,而是让空调企业成为环境能源的运营商;这其中隐藏的机会多,但是经营难度则更复杂,涉及到本土化还有合资运营。
三是,对于中国空调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只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粮仓”,但不是中国空调企业的全部和唯一。同样,中国企业当前的经营重点,一直是聚焦在家用空调的全球市场,以及商用空调的中国市场等通道中,而在海外市场家用空调的自有品牌,以及商用空调,还有其它介质的冷暖环境运营商上,还处在探索初期并未形成全盘布局。
四是,与日本大金、美国开利、美国特灵等外资空调企业相比,中国空调企业由于长期深耕家用市场,而且是追求规模化的效益,导致毛利率在全球同类企业中水平一直偏低。大金可以达到35%的毛利,而美国相关企业也能保持在三成左右毛利率,但中国只有少数企业的毛利率可以做到两成,大部分只有一成左右。
也就是说,已经在全球家用空调市场称霸多年的中国空调企业,显然不能满足于现状,更不能止步于此。正如一些家电经销商所说,“现在的家用空调真的没有干头了,一是利润太低,二是市场太内卷,三是需求已固定了,四是未来没啥想象的空间。”
换个角度来看,对于中国市场上的众多空调企业而言,家用空调确实规模大、需求多,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怎么有心思去搞产品技术和品质的创新,又如何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洞察用户的需求、倾听用户的心声,改进用户的不满足,从而主动创新?同样,赚不到钱,或者利润越来越少,空调经销商们又有什么心思去做用户的产品体验、售后服务等工作。所以,保持企业一定的经营利润,是所有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在当前家用空调市场毛利润持续走低,以及竞争高度内卷化的通道下,已经在全球空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美的、格力、海尔等头部企业们,显然不能继续陷入当前的产业泥潭中来回折腾,必须要从经营平台、经营视野等维度,从市场需求和用户升级等层面,打开新的经营局面。具体来看,家电圈认为,有几个思路:
一是,在保持家用空调的规模化优势基础上,加大在商用空调的投入和拓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在一些大型中央空调的技术和产品攻坚破局;立足中国市场的大后方战略,积极在全球市场上谋求阵地战的突破,特别是在一些欧美日等企业的主场,要实现家用与商用两大业务体系的共同增长。
二是,要以空调硬件产品为原点,向家庭或社区的能源环境经营商和服务商的主动转型。从单一的空调设备销售,向空调设备为主体的区域性能源方案运营,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和国家探索冷量、热量的提供,而不是简单的空调设备销售,从而整合传统空调、水空调、空气能热泵空调等产品。这一点,当前很多空调企业借助场景优势,以套系化的空气解决方案入手,也是一种尝试,但步子要加大、还要配合商业模式的同步创新。
三是,要敢于通过一些“破坏性”创新入手,借助一些“原创性”、“独创性”产品、方案,在一线市场上敢于卖高价、战高端,要形成真正的产品力、品牌力与科技创新力的协同优势,要敢于定义世界暖通空调技术趋势和产品标准,而不能总是满足于在中国市场的大幅度领先,以及家用空调等细分品类上的绝对领先。必须要以“打败自己”的勇气和实力突破。
尽管,这三四年以来的中国空调企业们,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发展的困顿和增长的天花板,一些企业的市场业绩波动也让外界坚信,空调企业的好日子过去了。但是,家电圈认为,外界认为的天花板,只是基于单一品类的增长空间和动力出现了周期性不足的问题,并不代表中国空调产业未来的空间和舞台已经“走到头”,相反通过品类扩张、市场出圈和商业破阵,中国空调产业在新的战略拐点上一定会找到更大的空间和舞台。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4、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及数据均为非营利用途,转载文章版权归信息来源网站或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