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 中国光伏品牌角逐B2C市场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光伏产业风起云涌,欧美“双反”已成为国内光伏企业不可躲避的一场劫难,遭遇欧美对华光伏行业设置的重重贸易壁垒,国内及其他海外新兴市场的开拓俨然已是群雄争锋的沃土。除此之外,随着近期两会的召开,分布式能源发电政策又将提上议程。面对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谁能经受住风雨屹立不倒,谁就能在行业大洗牌中稳操胜券。
正当分布式能源发电政策的讨论沸沸扬扬之际,我国各大城市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雾霾天气袭击,“PM2.5”、“爆表”、“剧毒”等词汇频现于各大报章媒体。尽管新能源大规模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仍无法实现,但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加速新能源的发展也势在必行。面临刚刚遭遇的光伏行业寒冬,转战B2C市场也不失为企业发展的良策。如何才能让老百姓深入地了解、认识光伏;让可持续新能源飞进寻常百姓家,政府应当充当主导作用。尽管企业身肩社会责任的使命,其目标也是以逐利为生。只有政府对可持续新能源的工作足够重视,并给予政策扶持,可持续能源工作的推广才能得以实现。
对于目前的光伏市场,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为经济发展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加上光伏系统价格回落的契机,围绕以光伏为首的清洁能源发展的政治、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统一,这些都预示着国内B2C光伏市场将有机会打开。
在钱晶看来,能源是属于国家的,发电是个国家层面的垄断行为,但未来,太阳能发电会彻底改变这一思维,普通工商业主,普通老百姓也能参与,也能自发自用,甚至能以此作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完善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来之后,各类民间资本,海外资本,大型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都会纷纷吸引进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因为,未来所有的物资都会越来越多,唯有能源;所有的能源都会耗尽,唯有新能源;所有的新能源都难以经济高效且对环境生态零污染零伤害的,唯有太阳能光伏。所以只要成熟的商业模式形成,这个市场不仅仅是前景,也是“钱”景。
他表示,201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4.5GW,2013年预计到10GW,这个数字中主要还是以大型地面地站为主。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相关政策,实施细则,法律法规等相继出台和完善,分布式将会成为下一波应用高潮。无论从它的经济性已能和火力发电电价抗平,还是环保需求性都已经没有理由来阻止这一大趋势了。分布式我更愿意称之为后B2B时代,即它的终端用户或参与者不是之前仅仅的那几家国企央企的大型电力公司,而是普通的工商业客户。真正所谓的B2C是指光伏装上寻常百姓家的屋顶,类似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一样,光伏发电系统陈列在电器大卖场,当作家电产品来卖。继分布式之后,居民屋顶系统俨然也会成为必然。
对此,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则认为,中国光伏的B2C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他的理由是:当下,即便在已经局部实现“平价上网”的国家,光伏行业依旧属于“政策驱动型”而非“市场驱动型”的行业。此外,德国政府花了10年时间培育市场和民众接受以光伏为主的新型能源,而中国政府自2009年相继出台“金太阳”政策至今也不过4年不到的时间,况且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光伏补贴政策还需要不断细化、简化、合理化。
不过,袁全也表示,《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全国光伏装机总量的目标不断上调、“分布式发电”也被大力倡导,国网公司更是于今年2月底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将对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所有类型的分布式能源进行并网服务。这一些列利好消息对于快速扩大国内光伏市场、推进光伏市场走向B2C时代都是大有裨益的。上海、青岛、北京等地已有个人家庭屋顶光伏电站成功接入电网并平稳运行,这就是光伏市场迈向B2C时代的一个积极的信号、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国网新政打通了并网瓶颈,但财政部和发改委的审批及补贴细则尚未配套跟进,这“最后一步”亟待补上。
中盛光电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佘海峰告诉记者,在海外,户用光伏系统越来越受欢迎,与传统的B2B模式相比,B2C模式正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今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去年年底,国家电网也出台类似的政策,明确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对光伏企业开发B2C市场来说,这些措施是明显的利好信号。今后,用户不但能用分布式光伏电力给自家供电,还可将用不完的电出售给电网。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内B2C光伏市场的潜力非常可观。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日臻成熟,终端光伏市场也日益受到重视。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真正意义上进入成熟期以后,谁掌握客户和终端,谁就能掌握市场和话语权,光伏行业概莫能外。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