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销售大降20%,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宝洁败在何处?
最新出炉的《2015中国快消品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快消市场持续低迷、行业增长乏力。其中,宝洁、联合利华这些过去傲视群雄的外资日化巨头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由上海市东方世纪消费品发展促进中心与长三角咨询研究机构——“快消品咨讯”实地走访近百家知名快消品企业高管,并结合150家在沪深港三地上市的快消品公司案头研究撰写而成。
《报告》称,在剔除万洲国际因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爆发式增长后,2014年快消行业整体增幅仅为5%,与2013年基本持平。
但是,从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化来看,55.3%的企业营收增长,相较2013年下降3.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下降的企业数量占比则达到了30.7%,相较2013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
行业增长停滞,巨头们难以独善其身。宝洁计划通过出售、停产及自然淘汰的方式,剥离或退出90至100个旗下品牌,裁员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宝洁的死对头联合利华,此前发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它终结了以往在中国连续多年的双位数增长,销售额大幅下滑20%。
巨头们为何会出现危机?联合利华北亚区副总裁曾锡文将此归结为,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形下,经销商压缩库存所致。
曾锡文表示,联合利华七成以上的商品销售发生在现代通路,但现代通路近年在一线城市遭遇发展瓶颈,“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削减库存。”
《报告》则提及,联合利华等巨头之所以会出现营收大幅下滑,一方面是源于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另一方面则跟近年来本土品牌的崛起有关。据了解,除洗发水外,联合利华、宝洁等外资日化品牌在其他日化品类的市场份额多有所下降。
不过,日前在《报告》发布会的现场,曾在外资日化企业就职的1号店副总裁黄志雄抛出观点认为,这些巨头之所以在2014年陷入困境,正是倒在了他们过去获得的巨大成功上面。
黄志雄表示,宝洁以及联合利华在中国成功的基石,第一是通过大量购买广告来控制传播渠道;第二则是通过占领大卖场、超市等现代通路控制销售渠道。
而如今,在电子商务的崛起过程中,这两个关键渠道正在大量重组。首先,实体店业绩下滑,关店频繁;而在传播渠道方面,人们越来越发现,在销售渠道做广告的效果,超越了在广告渠道做销售。因为,从搜索端看到一个商品继而产生购买比较难,而在一个购物网站上搜索到商品继而带来购买相对容易。
“互联网品牌的大面积崛起更加速了这一过程。”黄志雄称,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品牌商品,比如三只松鼠、小米手机等,因为渠道创新节省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他们将这些节省的费用让利给消费者,渠道利润重新分配,从而让产品的性价比得到提升。
此外,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一代年轻人,已经不愿和父母辈选择一样的品牌,这些都导致宝洁或联合利华在中国重现辉煌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