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承难题 抚州民间手工艺走进档案馆
近日,抚州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在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对春节前拍摄的两项手工艺音像资料进行剪辑处理。为了不让传统手工艺流失,当地将投入近百万资金,对10多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过程进行拍摄,存入档案馆永久保存。
投资百万 记录手工艺流程
在抚州,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能人有的年岁已大,有的准备改行,如不对他们掌握的技艺整理存档,时间一长就会失传。抚州市档案局于去年12月启动传统手工技艺征集活动,向民间征集有特点的传统手工艺后,现场拍摄,将古老技艺原汁原味地记录下,让其世代相传。
金溪县浒湾镇的浒湾油面历史悠久,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明末就见诸市场,清代曾一度选为宫廷食品,商务部曾将其列为中华老字号。去年12月初,工作人员走进金溪县浒湾镇一家作坊,对制作浒湾油面的流程进行拍摄。他们挑选手艺传统的传承人进行拍摄。从凌晨至第二天下午6时,记录了和面、发酵、搓条、绕面、切面及包装全过程。接下来,工作人员又记录拍摄了金溪琅琚藕丝糖的制作工艺。
据抚州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透露,今年该局还将对篾编等3项技能进行拍摄留档。
面临难题 传承后继乏人
将传统手工技艺留档保存,凸显了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迫切性。因种种原因,一些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手工技艺面临消失。传统手工艺因为工艺复杂,年轻人在学习手艺的过程中往往耐不住寂寞,纷纷转行,加上收入不高,艺人的子女也不愿继承老行当,家族传承断档的情况与日俱增。
浒湾油面的制作流程烦琐,金溪县浒湾镇的一些生产者感叹,面好吃,事难做。每天凌晨就要起床,和面、搓大条、搓小条、过薯粉、过油、盘条、缠条、拉条、晾晒、下架、包装。做25公斤面粉的油面,要通过10多道工序,忙碌16个小时才能完成。工艺烦琐劳累,挣钱不多,想学制作浒湾油面的年轻人少之又少。其次,一些人用机器代替人工制作油面,但味道没有手工制作的正宗,浒湾油面的制作技艺面临传承难题。
琅琚藕丝糖同样经历了兴衰期。金溪藕丝糖最早产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藕丝糖是一种以糯米熬制、拉成的棉糖,其外形似一团纤细而洁白无瑕的藕丝,甜而不腻,酥脆却不易碎,入口即融。该产品因只适宜在15度以下保存,制约了它的产量和销量。1997年以后,藕丝糖的加工生产全部转为民间个体户进行。金溪县琅琚镇礼义门村村民表示,礼义门村现有村民76户,每家每户以制作藕丝糖为主业,收入一般,但辛劳程度比打工都累。
如何传承传统手工艺,防止后继乏人?一些传承人表示,应成立生产专业合作社,由有一定经济实力且懂行的人牵头,扩大产量,增加销售份额,形成良性发展势头。省社科院专家认为,应组织民间手工艺人进学校、社区开展培训,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同时,以相关博物馆、讲座活动为载体,并在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里举办展览和现场传习活动,促进人们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