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孤军作战已成往事 智能照明携“生态圈”概念归来
进入2016年后,智能照明市场呈现上扬趋势,从今年法兰克福照明展上可见一斑:各类无线智能LED调光吸顶灯、床头灯、平板灯屡见不鲜,其次,诸如LED智慧路灯、智慧照明控制系统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
无疑,智能照明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各大照明企业建立品牌、建立市场的战略高地,可以预见2016年智能照明市场必将有一场龙争虎斗。
纷纷布局 “智能”成常态化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国际巨头在智能照明市场的动作: 在这个巨头布局的游戏中,飞利浦首先提出“智能互联照明概念”,其智能家居市场照明产品尤为突出。
去年5月,通用电气(GE)宣布与行业龙头高通和苹果合作,推广智能照明产品,向零售商提供一种通过LED灯泡内嵌技术与顾客的智能手机相连接的方法。
今年2月,全球IT巨头思科(Cisco)与科锐(Cree)携手推出以太网供电(PoE)的智能照明系统平台SmartCast,思科借助其安全可靠的IT基础设施和通信设备,在合作中也成功进入智能照明市场。
而除了飞利浦、GE、科锐及思科等国际巨头投身其中外,国内众多知名照企也嗅到了这片新商业“蓝海”的契机。
据了解,国内传统照明企业如欧普、阳光、木林森、鸿雁、亚明、莹辉、洲明、立洋光电等企业均在智能照明领域开拓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看好智能照明蛋糕的已不仅仅在LED业内,互联网企业以及科技公司如小米、阿里、京东、腾讯、华为等悉数出手布局,此外,包括海尔、美的等家电行业的参与,也令智能照明市场更加热闹。
并且,这类互联网科技企业同传统照明企业联合成为近期的亮点,其中,不得不提到,两大科技巨头华为、小米。科技巨头通过和传统照明企业的强强联合进军智能照明已经成为常态。
在国内,华为结合自己强大的通信和连接技术,一举瞄准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例如近期华为与欧普照明签署智能家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智能家居领域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同样堪称为“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在智能家居照明领域擦出的火花,也是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事件。
同时,另一家科技新贵小米,自2015年起,已相继同欧普、木林森、阳光照明、鸿雁等13家照明企业《共建智能照明联合声明》,共同推进智能照明的发展。
“生态圈”概念浮出水面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以及科技公司在高速互联、云数据方面有优势,而照明企业懂得电的特性、光学特性等,两者跨界联合能够加速两个行业的融合。
的确,科技巨头的跨界联合无疑能对智能照明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照明企业和科技巨头的联合本质上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
鸿雁电器总裁王米成在发布“鸿雁智能家居战略”时表示,从前的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电、智能插座、智能环境监控等概念和产品之间都是相对孤立的,这和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概念相去甚远,未来的智能化不能仅仅就单个智能产品而言,更该构筑“生态圈”。
“多种技术推动智能照明的发展,同时也暗示了智能照明领域不再是照明企业或者是一家企业孤军作战能够征服的地带,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智能照明不能脱离其他家庭用品单独进行研发,这就要求需要各行各业的企业联合构筑涵盖智能照明的智能生态圈。”王米成提到。
的确,智能产品不再是单打独斗,这就造就了诸多“智能生态圈”的诞生,光是国内就有魅族、乐视、小米、联想、百度、腾讯、360、优酷等多家企业,组件各自“智能生态圈”,颁布相应的一套标准。
但同时也有业界人士指出,生态圈的问题也会阻碍智能照明的发展,比如生产厂家想要把产品卖进各个圈里,就要对应不同的圈子在设备上做适配,但现在生态圈众多,国内国外都有,投入和产出就会呈现出不平衡。
的确,如今经过前期智能单品单打独斗的混乱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智能照明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家企业能够实现的。虽然从目前来看,多种协议和多个智能生态圈的情况将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各界的努力,智能照明无疑将指日可待。
相关新闻
- 《2015年照明行业经济运行监测暨2012016/6/27 15:55:47
- 照明行业6家企业进入“2015年度中国轻2016/6/22 9:54:03
- 照明行业6家企业进入“2015年度中国轻2016/6/22 9:54:03
- 照明行业4家企业跻身“中国轻工业年度综合2016/6/22 9:14:54
- 照明行业4家企业跻身“中国轻工业年度综合2016/6/22 9:14:54
- 2015年全国照明行业累计出口同比增长82016/4/11 10:34:07
- 2015年全国照明行业累计出口同比增长82016/4/11 10:34:07
- 2015年12月中轻照明景气指数87.92016/3/15 15:26:34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