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
一﹑体育供给侧改革的由来和发展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最近半年出现在人们视野的一个新词汇,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实践,以体育产业供给端为核心,以推动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集中全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新一轮改革。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略在于减少体育产业的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借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实现体育产业动力机制的创新,最终目的是盘活整个体育产业,使其取得跨越式发展。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国家经济政策下的时代要求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在于优化经济结构,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就中国当前经济状况而言,供给侧改革强调从供给侧入手,意在解决中国消费的升级换代需求与中国制造未能与时俱进的不相匹配。上述的供需不匹配及由不匹配引起的矛盾,广泛地存在于体育行业当中。当下体育行业的供给并未能对当前体育行业的热烈需求产生及时回应,有业内人士将此评为“有心无力”。全国政协委员、体育产业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在谈到供给侧改革与发展体育产业的内在联系时表示,“供给侧改革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体育服务业目前在体育产业总体占比不到30%,落后于各行业整体水平。问题就是目前以高水平赛事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所以体育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有其时代的迫切性。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目前发展现状的内在要求。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体育产业已成为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活力,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绿色产业。然而,我国体育服务业目前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不足3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许多问题制约着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中普遍存在着无效供给的现象,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假冒伪劣的体育用品。一些商品可以满足前些年我国消费者的“生存阶段”要求,但不能满足这些年我国消费者的“发展阶段”要求,因而产能过剩,形成无效供给。同时,我们体育产业中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国内的体育品牌相比国际品牌缺乏竞争力,消费者宁愿高价购买国际品牌,也不愿意低价购买国内品牌的产品,换句话说,我国一些体育品牌产品附加值竞争力不够。另外,我国体育赛事的水平不高,缺乏优质赛事资源和人文内涵,导致体育赛事产业的吸金能力和创收能力不足。
要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就必须提供更多中高端产品,提供更高水平的赛事,这正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互联网+”大环境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是2015年国民最关注的一个热点之一,去年三月份提出到现在持续升温,也成为了现如今中国的一种全民现象。“互联网+”与之密不可分的便是传统企业接轨互联网,为什么传统企业需要拓展线上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互联网开始传入中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互联网已经开始在国内逐步普及,到如今我们的生活与之息息相关,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足不出户购买、售卖物品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有人认为互联网+体育本质上就是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国内乐视体育的生态化运作本质上就是对传统体育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传统体育产业模式之所以显得陈旧过时,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所导致的。将体育产业与互联网对接,建立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数据,增加多样供给,发展体育产业多种多样的实施载体,这不仅能够激发体育产业的新活力,还能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体育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方向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根源于体育产业需求方的变化
现代经济已经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企业与消费者交流、信息和情感要点的集合。也就是说,体验存在于企业与消费者接触的所有时刻。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正是符合了体验经济的要求,让消费者感到整个企业都是特别为他服务的。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系统发力,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通过“对路”供给引导消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消费者已经过了消费的“生存阶段”要求,已经开始有消费的“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这种要求总体上说就是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体育产业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反过来会倒逼体育供给侧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最终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消费需求。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提升供给的精准度同时扩大供给的规模,最终实现供给的高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没能很好适应需求变化,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明显改观,导致体育产业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不合理供给结构给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随着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变化,体育产业内外部环境都面临巨大压力,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就是在体育供给侧上做文章,根据市场需要提高供给的精准度,根据消费规模扩大供给的规模,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供给的高效化。
体育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坚持三个原则:体育需求方改革要做到体育消费多元化;体育供给侧改革要做到主动适应需求侧,积极引导体育供给;供给侧拉动需求侧改革,需求侧引导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创造消费,影响市场,把握不好会造成市场萎缩。供给侧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处理不好会造成无效供给过度、有效供给不足。需求侧和供给侧两者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供需错位,所以必须要妥善平衡两者的关系
供给侧改革的持续开展主要依靠四大新的动能
第一动能是互联网+体育,互联网+体育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将人们的需求与生产厂商的柔性生产能力一一对应起来,成为“供给侧”成败的关键。
第二动能是体育社会组织,政府应该简政放权,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体育供给侧,有效扩大体育消费。
第三动能是体育供给主体多元化,鼓励新的组织单元或部门参与体育供给,形成体育规模化供给和精准化供给的合力。
第四动能是体育新IP,鼓励企业和体育组织创新,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最终形成品牌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是在当今国家经济政策下的时代要求,是目前发展现状的内在要求,是在“互联网+”大环境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根源于体育产业需求方的变化。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关键在于提升供给的精准度同时扩大供给的规模,最终实现供给的高效。通过对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对接,提高供给端的生产能力,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就能提高体育产业的创业创新能力。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