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业创新的再思考

分享到: 更多
2016-12-27 来源:中国自行车协会网

 编者按:12月16日,2016国际轻型电动车创新技术大会在江苏无锡召开,马中超理事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对行业创新的再思考”的发言,指出“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分别从技术层面、产品层面和渠道层面进行了深刻剖析,给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提振了行业信心,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是第三次来参加创新大会,去年我记得是“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标准年,所以我把行业“十二五”规划期间归纳了十个成就,现在再看,这个归纳很有必要。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们行业面临着“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问题。应该说,在我们起步的开门之年,创新大会继续为“十三五”规划期间电动车行业的全面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我想这也是临近年底,还有这么多朋友过来参会的原因,说明大家愿望也在提高,我们需要往前走——大家手挽手往前走、手挽手往外走、手挽手往上走。这就是我想借这个会对大家说的。
    首先,我想代表中国自行车协会祝贺第三届创新技术大会顺利召开。这不光是无锡质检中心召开的,这是行业的、是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是地方政府全力支持的,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会开好、开出成效,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当前的电动车产业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电动两轮车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出现了市场健全化、产品需求多元化差异化、行业的整合重组加速等等现象。针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要谋转型求发展,怎么实现呢?达成的共识就是: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电动自行车创新。
    2016年,我们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深圳等地出现的“禁摩限电”等措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应该说对我们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于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我们坚决反对。我们赞成、肯定、宣传它的邻居——广西政府的有关部门,在电动车的管理、使用过程中创出的“南宁经验”,非常值得学习。一个广东,一个广西,在管理上截然不同:一个要限一个要推。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们要下大力气,大家共同努力,树立行业全新的产业价值,这点非常重要。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我想就是将各种创新的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个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在整体功能发挥上发生质的飞跃,形成不可复制。不可复制的就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就是生产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融合创新的内涵应该以六个为主: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职能创新。所以我们企业就是要牢牢把住创新,把它作为我们行业发展的基石,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通过使客户满意,使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通过完善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使整个体系达到最优的状态,不断更新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来适应政策和社会的变化。所以这种多维度的创新,才是我们企业真正需要的创新。
    这在工业时代就是发明家搞的创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别人只是跟着享受,这样的参与度比较低。而现在我们需要全方位的创新,所以企业一定要掌握融合创新的概念。多维度创新才是一个企业需要的真正的创新。新技术的融合、产品种类的丰富,以及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能够促使产品到服务,作为争夺市场常态领导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驱动力。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创新,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还能带来更多收益。所以,真正将创新融入企业灵魂,才是企业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创造价值的成功之道。
    这就是我对融合创新想要谈到的。至于创新,我强调三个层面,讲三个重点,即技术层面、产品层面和渠道层面。渠道实际就是市场。
         先讲讲技术层面的创新。随着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特别是大数据对信息重组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深刻地与我们产业融合,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所以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出现了,即集成式的创新。企业今后使用的技术并不是新技术,即使用的技术并不一定是最新的创造,但是组合、融合,就能带来革命性的创新。这一点,企业要好好把握。像苹果、像特斯拉,他们的创新,都是技术融合的创新,是这方面的典范。所以,只有有了信息的整合、信息的重组和融合,才能知道创新的方向,才叫创新有了可能。创新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100年前提出的创新和现在的创新不同。100年前,生产要素不断的重组叫创新。今天的情况不一样了,100年前是工业化刚刚开始,所以生产要素的重组和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谁抓住了谁就掌握了先机。而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和跨领域的竞争,都将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趋势。我们不仅要依靠过去的资源去发展,更要注意学习物联网、3D打印、智能制造这些新技术,这些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不是趋势而是现实,是任何一家企业都逃脱不了的现实。因为新技术融合创新是生态革命,商品个性化的生产将成为我们行业的趋势。也就是我以前常说的,我们必须要摒弃惯性的思维和依赖,跳出企业看行业,跳出今天看未来,加快新技术融合创新的步伐。这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我谈了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二个层面的创新就是产品层面的创新,产品一是智能化,二是多元化。相信大家对此都有明显的感觉。我们发展了这么多年,两个多亿的社会保有量,但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还十分严重,所以要创新产品。但什么叫新产品?从概念来讲,就是新的产品。我觉得新产品不仅要产品是新的,还应包括旧产品有了新功能。这个大家一般不太注意。其实,新功能就是新产品。电动车发展到现阶段,应更强调功能的更新,而不仅是时间上的三月生产四月销售才叫新产品。行业要有这样的认识。
    在我看来,新产品就是把传感技术和软件植入到我们的产品中,使我们的产品发生质的改变。而这就是产品创新、智能化给行业带来的变化。
    有些企业已经抓住了行业过去提出的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趋势,锂电化很重要,因为只有锂电化才能有智能化。再一个就是电动车的产品已经完全突破原来的预想。回顾我们这么多年的发展,传统自行车现在的趋势转为健身休闲、变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体现,而电动车城乡出行、交通运输等职能强化了,所以电动自行车在社会保有量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两条路径,究竟怎么走,我想一是往外走,一是往下走。电动三轮车可以定义为电动自行车的延伸产品,可以解决多元的需求,主要在农村市场。说点题外话,我给四轮重新定义了下,在商丘开企业座谈会时,大家觉得有道理,就是:电动四轮车为电动三轮车的升级产品。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把握住我们的行业是源自自行车行业的。中国自行车协会不仅是自行车生产企业的“娘家”,引领行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同时我们还在从事新能源的最大载体这样一项事业。希望电动一轮两轮三轮四轮都能健康有序发展,两轮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三轮是在两轮的基础上延伸的,四轮是在三轮的基础上升级的。但我们不要涉足电动汽车,这是两码事,我们就是要解决中国亿万百姓出行的民生需求。因为民生需求是天。十几亿百姓出行仅靠公共交通、光靠四轮汽车,恐怕也不现实。为什么南宁政府如此开明?是因为它整个城市出行的三分之一是电动车,所以要上牌、要学习、要管理,我想这就是“南宁经验”根源所在。
    所以我们刚刚提到的产品多元化应该从两轮开始,这样行业的发展才有更大的前景,这就叫产品层面的创新。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强调的重点。
    第三个要强调的重点是渠道创新。即国内市场如何走下去、国外市场如何走出去。保证渠道畅通,企业就能维持正常的循环。我觉得发力点还是应该在创新外销渠道上下功夫。应该在全球化、国际化、走出去这几方面上做文章。南京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今年年会的主题就是放眼全球,我在会上也讲了“手拉手往外走”。
    自行车现在8000多万辆,连续维持了将近十几年,都是三分之二的出口和三分之一的内销。出口占68%,国内销售占32%;电动车国内占95%,出口占5%,最新数据是1-10月出口124.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8%。但基数小,整个出口量加起来不大。
    从供给角度看,渠道创新就是要创新需求。有了新的需求,新的渠道自然应运而生。有个很经典的例子,有四个推销员,推销梳子,要求是将梳子在寺庙推销出去。第一个一把没卖出去,因为和尚是光头,不需要梳子,所以无功而返;第二个卖出去几十把,他是这样介绍的:梳子可以止痒、活血、美容,有利健康;第三个发现庙里烧香的香客有很多,可以趁机向香客推销,一下子卖出几百把;第四个更绝,将梳子作为来寺庙烧香之后赠予香客的礼品,这样可以引来更多香客,结果卖出了几千把。同样的环境,最后情况不同,我觉得这就是新需求的创新。
     刚才提到今年的出口情况,规模以上企业1-10月2589.2万辆,按此来看,加上规模以下的,行业年底就可以达到3000万辆以上。今年的成绩应该要比去年好,因为截至目前的产量、营业额和利润全部为正,一片飘红。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轻工其他行业有的维持有的下滑,而我们是正增速。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是我们自己的事业,是我们守护的家园。
    国际市场有需求,国家有政策,国内行业有能力,骨干企业又有动力。在外销渠道上的创新,打开扩大出口市场,将是企业寻找销量增长的有效途径,可以预计,未来企业竞争将延续到海外市场,只要创新做好了,就没有拿不下来的海外市场。譬如东南亚,摩托车已成问题,让各国政府头疼,咱们的电动车完全可以把东南亚现有的市场取代一部分,仅取代三分之一,这就上千万辆都不止。欧洲尽管说要反倾销,这次在印度见到了欧洲自行车联合会的副会长,副会长表示并没有。欧洲需要的量很大,但他们的生产能力不够。不管是否反倾销,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在国外的市场就很乐观。全国自行车信息中心是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中心的霍晓云主任明天也会讲到欧亚市场,希望大家认真聆听。渠道创新我就讲到这里。
    同志们,新的变化、新的产业格局对我们电动自行车总体上还是机遇大于挑战,行业蕴藏着较大的进步的空间和动力,我们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要有信心。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为行业创新出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电动自行车的产品属性和行业定位已经大幅提升,不仅环保低碳便捷时尚,更是新能源的主要载体和新能源电动车的重要载体。它与国家的战略吻合,社会依存度高,关乎国计民生,承载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在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担负了塑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竞争环境的重任。我认为这是行业在新常态下的一种新责任,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加强合作,凝聚力量,让电动车产业能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