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脱实向虚?振兴实体咋这么难

分享到: 更多
2017-02-14 来源:米筐投资

 

“ 前言:近几年,我们总说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现实也在佐证:2015年的那波牛市,2016年的这波一二线城市楼市,都让人们领略了资产泡沫的威力。与此同时,代表实体价格的PPI/CPI指数却没怎么涨。

我们知道,以赚差价为目的交易/投资都容易引起泡沫,而泡沫的本质是存量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增量财富的新创造,当大家都在争抢现有的蛋糕而不是把蛋糕做大时,财富的增长及分配就不可持续。1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脱实向虚

2008年注定会成为中国经济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年份。那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央行放水货币泛滥,也让普通百姓学习并感受到了一些金融术语的现实意义——什么是M2,M2如何影响着CPI,CPI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可刺激带来的狂欢不能持久,总有停歇日,若想维持只好药(货币放水)不能停。万事万物总有其能量穷尽时,并遵循“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宿命,扩张性的信贷刺激同样如此,是的,就如你看到的,钱太多,实体不振,资金脱实向虚。

货币流动与经济运行相背离
经济运行需要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出新的商品或提供出新的服务,所以货币也应该往实体经济里流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2008年货币刺激后的短暂时间内,钱是流向实体经济的——企业很容易获得贷款,并扩大再生产,伴随着的是PPI和CPI的上涨。还是后劲不足,人为透支刺激需要,带来的是产能过剩,实体利润低薄,超发的过量货币开始流向虚拟经济。如果把M2作为货币总量,GDP增长和CPI作为实体需要的货币增量的话,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自2011年之后货币的供应增量远超过实体经济吸附的货币增量(即GDP增长与CPI之和),多余的钱去哪了?毫无疑问就是到虚拟经济里了。

这是经济脱实向虚的第一个例证,即货币流动与经济运行相背离。

金融增长与投资效率相背离
2008年以来,M2的增长量呈现的是一个陡峭上升的态势,按理说货币的刺激能带来经济的显著的增长,它的显著效果也确实延续了几年,可自2011年后其效果就大打折扣——M2的增长并没有带来GDP的对应增长,我们可以用M2/GDP的比值来反映这一趋势——即带动1元的GDP增长需要多少元的M2投入。如下图:

 

由图可知,每带动1元的GDP增长已由2011年的1.5元M2,增长到2016年需要2.08元的M2,投资的效率和收益在下降。

我们也知道,M2的扩张来自于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也就是银行做大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而根据穆迪的最新研究是,截至2015年底,中国银行体系总资产规模已相当于GDP的2.8倍。

是的,投得钱越来越多,可GDP增长却日益放缓,金融增长与投资效率相背离。

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相背离
2008年的经济刺激后,全中国城市的房价都有一波大上涨,大概2013年左右,一二线城市和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房价开始分化,并在2016年进一步拉大,部分城市房价已高不可攀,仅北上广深的房产总市值甚至可以买下半个美国。另一个数据是,2016年全年新增贷款中,有近一半比重贷给了百姓买房。

可在此期间,代表实体经济的CPI指数却几乎横盘,停滞在2%左右,另一个代表实体经济价格是PPI指数,甚至遭遇连续50多个月的同比下跌。如下图:

 

货币成倍的增长,却没有带来的物价的上涨,那钱去哪里了?现在的货币都是电子货币,不可能像在金银本位下能把钱储藏起来,毫无疑问,钱去虚拟经济里去了。

这也就是我们说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第三个例证,即资产价格与商品价格的相背离。

2
资金为什么会脱实向虚?

资金是逐利的,是最聪明的,它之所以脱实向虚表面看就是实体投资项目不好干、风险大、不赚钱呗,其实质是这些年的经济刺激、信贷扩张让市场中的钱太多,可好的实体项目却没有大幅增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资产荒,过量的资金短期投机或追逐少量的优质资产就是脱实向虚啊,2015年的股市、2016年的一二线楼市就是这个逻辑。

大量的钱如果不花出去、不投出去,趴在账户上那不是等着被后来的货币超发给稀释么!如果花不掉投不出,最起码也会买些银行理财产品,这样还会有年化4%左右的收益呢!是的,你翻开上市公司的公告,确实有不少公司把闲置的资金拿来购买了银行理财。

政府一直鼓励资金进入实体,但在现阶段的中国(主要是产能过剩、缺乏创造需求的产品),资金进实体就是要资金进入研发,去试错、去创新、去改造,政府也知道这一点,“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即是体现。可在环境营造、过程执行、结果考核上是需要改进的,如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后来的发展大家也看到了,几乎成了行业性诈骗,骗补、套取专项资金 蔚然成风,“双创”也有拔苗助长之嫌。

为什么在中国创新这么难,超发的货币为什么不去研发,之前米筐投资的文章里也说过,从教育体制、到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再到民众的付费意识等都不太支持,要改变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我们是生活在当下的,这也是央行不得已放水刺激经济的初衷。产能过剩、创新不足、而货币又一个劲地增多,三者合力的结果就是资金的脱实向虚,这是资金的次优选择。

通过上文,我们就会知道经济的脱实向虚绝非能一朝一夕立马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这也是我们提出要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因。

3
实体经济为何变得艰难?

实体经济艰难,准确的说应该是低端低门槛、高能源消耗、劳动密集型、缺乏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和简单重复模仿、缺乏想象创意的服务业比较艰难,我相信华为、VIVO、格力、阿里等过得并不艰难。

近几年实体艰难,为什么改革开放的头三十年日子好过呢?原因众说纷纭,有阶级斗争结束的、有制度变革形成正激励的、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其实都对,但最根本的是势能差——国内外在科技、资金、人力成本、管理等上面的高低落差,由此形成了势能差,海内外的联通把势能转换成了动能,并带来了经济的持续活力。

可现在这种势能差已不复存在,国内外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没有势能就转化不了动能,以前的那种简单模仿、加工制造的实体也就艰难起来。此时要发展就得自造动能,从以前的跟随者变成引领者,是的,还是要靠科技进步、研发创新,经济的长期循环波浪向上发展就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蒸汽机成就了英国、电成就了美国。

这也就是实体难的根源,实体进步是一个系统,就像制造一台优良的汽车,不仅要一流的发动机,还得要一流的零配件,还得有一流的生产线和一流的制造业工人,全部一流才成,每一个短板的出现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在我们谈到的实体经济税费高、人工高、体制成本高等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可在根本原因短期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这些重要原因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技术进步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紧随着商品和服务的大幅增加,自然就能对冲掉超发的货币,当大家赚的钱多是因为效率的提高及伴随着的货币流动速度的加快,而不是被动的迎接央行的放水时,脱实向虚、货币贬值、货币泛滥等也就迎刃而解了。

4
依稀看到希望的点点星火

如果我们是个悲观的人,但至少应该乐观的活着,并且确实出现了希望的点点星火。

当阿尔法狗打败围棋天才李世石,Master连续60场击败中日韩顶级围棋高手,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的威力;特斯拉让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的潜力,无人驾驶能进一步解放人类;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医药生物技术等都算是科技进步/研发创新的体现。我们每每在吐槽嘲笑创业公司的烧钱和高估值时,其实都是资金进入研发创新领域的试错,研发创新就是有风险,并充满着不确定性,可这些钱最终不会白花。

经济的长期趋势是这样的:经济繁荣,生产扩大——产能过剩,实体不振——经济刺激,货币泛滥——经济滞涨,增长停滞——科技进步,经济复苏,再周而复始的新一轮循环,只不过每一个循环都往上走,长期的趋势是向上的,我们现在就出于经济下行和技术进步前夜的档口。

我们明显能感觉到这波新经济浪潮中国在世界上部分领域的的领航地位,也就如上文所说的在势能消失后,自我研发产生动力,从过往的模仿引进到现在自主创造,而互联网类的新经济聚集于北京,科技创新则更多的聚集于深圳。当然现在这些都只能说是技术进步或研发创新,不能说是技术革命,像蒸汽机、电力、电子信息等技术革命确实很难,那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的,但这已足够推动经济增长了。

所以,实体不振、经济下行、货币超发、资金脱实向虚,或许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悲观,但阵痛确实存在。

“ 后记:关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其实可精要概括为:国内外的势能差(技术/资金/人力/管理/成本等的差距)近乎消失,能消费的群体其消费几乎得到满足,研发创新不够就不能提供新的商品/服务供给,为稳经济挽就业不得以只能通过信贷刺激需求量的增加,可增发的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用来研发和升级生产能力(风险大,存在不确定性),反而进入了虚拟经济,致使资产泡沫,并最终形成了经济的脱实向虚。

可解决的根本方法是研发创新、技术进步、优化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并以此调整产业结构,它的进程决定了经济脱实向虚的成效。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