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介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分享到: 更多
2017-02-17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网记者 亢 舒

◎ 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和民生的改善

◎ 综合分析当前外资流入流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吸引外资总体状况良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2016年,我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出现更多积极变化,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就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有观点认为,中国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牺牲了发展质量。对此,赵辰昕称,很多人只关注了增长数据,更应该强调,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可以从七个方面分析观察2016年中国经济。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2016年初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较好。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市场化债转股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成本有所下降,重点领域补短板取得积极成效。

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了90%,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例已经超过97%;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推进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达到1.5万户。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突破。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国企、投融资、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盐业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林区改革、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制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叠加效应明显。各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步伐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改革创新示范效用不断释放。

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完成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

吸引外资基本面没有改变

对于当前利用外资形势,赵辰昕表示,综合分析当前外资流入流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吸引外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报告显示,在2016年全球跨国投资总量下降13%的大背景下,我国吸引外资逆势增长2.3%,达1390亿美元。

赵辰昕表示,我国国内市场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配套齐全,综合环境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我国利用外资正处于优势转换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要素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外资企业也需要转型升级。对此,既要客观看待这一经济发展规律,也要积极应对,完善制度环境,并鼓励外商更多地投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制造业利用外资形势受到广泛关注。赵辰昕介绍,鼓励外商在制造业加大投资、优化结构是《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的重点之一。主要举措有四点:一是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放开制造业;三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要重点支持制造业项目;四是对鼓励类外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并继续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平稳

赵辰昕介绍,今年春节假日期间,煤电油气运生产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居民生活和正常生产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煤炭生产运输供应稳定。节日期间,全国煤炭生产运输平稳,供需基本平衡。铁路、港航企业加强组织调度,做好煤炭运输保障。

发电量比去年春节较快增长。据调度快报,节日期间全国日均发电量119.14亿千瓦时,比上年春节期间增长14.93%。全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和热力供应正常。

汽油消费较快增长。据调度快报,节日期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公司合计日均销售成品油约61万吨,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21.7%。

春运总体平稳有序。节日期间,运输部门加强协调,全国春运秩序总体良好,没有发生旅客大面积、长时间滞留现象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