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分享农业的路径选择及未来展望

分享到: 更多
2017-06-06 来源:《农民日报》

     近年来,分享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一种形态,席卷全球,在我国平台企业持续增加,分享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有关资料,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随着农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分享领域也逐渐向“三农”领域渗透,在可预见的未来,分享农业作为分享经济在农业农村发展的延伸,必将成为后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分享经济是指个人、组织或者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以及分时租赁,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分享农业则是分享经济在“三农”领域的经济活动总和。分享农业起步虽晚,但未来将成为驱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目前来看,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分享而非共享,协同生产或消费。分享农业仅是在生产和生活层面上资源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不涉及产权转移。二是尊重所有权,有偿让渡使用权。分享农业倡导资源的“租”而非“买”,也就是说在不实现所有权转移的情况下去实现使用权。三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规模化效益。分享农业借助于“零边际成本”的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的集散,在工具、人力、农技、土地和物流等方面,将个人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汇集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使得资源持有者与需求者之间实现动态分享。

分享农业的可行领域

分享可以贯穿在农业的整个产业链过程中,甚至可以把农业、农民和农村都贯穿进来。分享农业未来可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从现有发展情况来看,分享农业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显露端倪:一是生产工具分享。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于大型农机,如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生产工具需求方和提供方进行匹配,快速实现在线查询和对接,提高生产工具的利用效率,为农民节本增收。二是农技知识分享。当农户遇到种养等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线咨询,平台将问题再推送给数据库内对应领域的专家,专家在规定时间内为农户解答和交流互动。三是土地分享。农民将土地的位置、面积等基本信息提交到互联网平台,根据供需双方的需求进行土地流转撮合,或者平台与农民签订土地使用权流转协议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将土地交由当地的农民合作社管理,平台再将土地使用权分拆出售,消费者可以根据需求在网上订购土地使用权。四是产品分享。订单农业的一种形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将植物和动物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预售,参与预售者可获得不同的回报,可全程参与、管理、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收获过程,待收获后将产品采用邮寄、快递等方式发给消费者,除获得产品本身外,消费者还可以获得免费到当地旅游和住宿的附加体验。五是民宿分享。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涌现出了客栈民宿的分享形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有效匹配民宿租赁双方的信息,并为交易完成提供信息咨询等配套服务。

除了以上分享形式之外,分享农业的想象空间巨大,比如劳动力分享,利用移动互联网汇聚闲置劳动力信息和用工需求,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对称,改变农民进城接工的方式。再如物流的分享,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接乡镇司机和物流方,通过乡镇司机将货物直接送到村镇,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等。

推进分享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发展分享农业的着力点。分享经济的迅猛发展要归因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分享农业的发展也需要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因此,分享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支撑。目前,分享经济在城市发展迅速,主要是得益于城市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由于农村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分享农业还无法在农村地区大范围推广。但随着4G和宽带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迅速向农村延伸,未来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要牢牢抓住手机这个“端”,做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水平。同时也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加强个人信息安全审核、征信以及交易监管。

(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分享农业的切入点。分享农业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小农需求集聚起来,形成一定规模后对服务供需进行自动精准匹对,为供需双方提供服务。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资供应、飞防、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加工、仓储、冷藏、保鲜、物流、生态循环农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开拓市场预测、信息传递、农产品开发推介等服务。大力支持工商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种子种苗、农业信息、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领域。完善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措施。

(三)创新体制机制是发展分享农业的关键点。分享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后现代农业模式,需要政府部门深化认识和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不能用传统发展现代农业的思维方式和制度来套用,而应该按照分享经济的运行规律去建立相应的制度。要以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分享农业的出现,规制好分享农业的风险,建立和完善补位性、底线性和保障性的制度和规范等,通过试错机制来不断完善规制策略,及时修改已经明显不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督分享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加强数据开放、准入制度、交易规则、质量与安全保障、风险控制、个人信息保护、信用评价机制等自律监管体系建设。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加强产业间联系与协作、推进信息共享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分享农业的未来展望

一是可以创新农业发展方式。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分享农业将会慢慢向更多的领域渗透,与其他经济形态集成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进一步激活农村现有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通过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分享,可以加快“三园一体”的建设,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为回乡、下乡、返乡创业的人才提供创业创新平台。通过分享可以把农业建设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使其具有提供农副产品、促进社会发展、传承历史文化、调节自然生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此外,未来乡村旅游、金融信贷和家政养老服务等行业都可以实现与分享农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方式。

二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造就了“城乡数字鸿沟”。而互联网的泛在化和扁平化特征,可以打破时空壁垒,可以把农村和城市通过高度光纤网络联系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分享农业还可以实现农村的包容性发展,通过平台经济,集聚规模化的消费需求,企业会根据农民需求,设计出更符合农业生产、更贴近农民生活的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民信息素质偏低等问题,推出易操作的移动应用,帮助农民参与分享农业。通过分享农业还可以弥补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结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实现生态绿色发展。“分享”能够用较少的物质存量满足较多的服务需求,这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发展分享农业能为这一转型提供重要的实现路径,同时还可以带动新经济发展,以较少资源消耗,满足更多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