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木产业借“一带一路”展现匠心精神

分享到: 更多
2017-06-22 来源:云南网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中国经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红木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也有了新的变化。站在改革的潮流中,如何御风而行?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如何谋划品牌建设?成为商洽会期间业界关注的话题。商洽会期间,2017中国(昆明)红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通过了《昆明宣言》,明确红木企业要将红木文化、红木传统工艺、木材的高效利用和技术创新融为一体,发扬工匠精神,全面提高红木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云南红木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云南红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它将拓宽红木行业良好的国内外贸易渠道,促进红木产品及文化走出去,促使各行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创新,为红木产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红木文化具有丝路文化的灵魂精髓,是丝路文化的典型代表,红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不仅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行业,更能带动各资源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好地实现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瑞丽市志文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志文说。

如今红木行业也面临洗牌,不少企业相继倒闭。邓志文坦言,唯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得以发展。“新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利于红木资源的建设,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解决目前行业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行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站在新的视角,面向更广大的市场推陈出新,创意产品,打造名牌,推动红木文化及产品全面走向世界。”创新对红木产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邓志文称,红木产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变”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能称之为创新。另一个方面,缺少传承,丢弃榫卯结构,舍弃传统的也称不上是创新。所以,红木家具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设计出更加适合现代生活的红木家具。

“近年红木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重塑工匠精神至关重要。”邓志文表示,面临红木行业的挑战,就目前来说,相较于粗制滥造挣钱快,坚守工匠精神或许更苦更难,但这是唯一正确的路,“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云南红木产业发展的转型方向。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