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 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
记者 黄 鑫
在最近发布的各种全球品牌榜单中,华为的身影频频出现。作为一家制造企业,华为的品牌价值正在加速增长,毫无争议地攀至全球范围品牌建设第一阵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陈因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的成功正是中国制造业品牌发展的缩影,让创新驱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升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我国制造业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重要阶段,尤其要重视制造业品牌的作用,高质量、多品牌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陈因说。
自主品牌竞争力不断攀升
作为中国腕表领军品牌之一,依波表首开钟表行业艺术跨界营销之先河,先后与民族音乐团体女子十二乐坊、歌唱艺术家魏松、“零点乐队”等共同开启“依波艺术时光”跨界之旅,为品牌注入新活力。依波表相关负责人表示,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依波表必须紧贴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好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赢得竞争优势,并为中国品牌增光添彩。
“从国内看,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据陈因介绍,在消费品领域,家用电器、服装家纺等产业自主品牌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丝绸、陶瓷、白酒等民族文化特色显著的产业占有绝对市场优势;在手机、汽车、日化等国外品牌影响较大的产业,自主品牌竞争力也在快速提升。同时,在工业品领域,主要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比如,机械、精细化工等产品市场占有率也达到80%以上。
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多年位居世界货物贸易大国前列,体现出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高铁、船舶、大型发电设备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品牌的名片,华为、海尔、联想等一批自主品牌也成为世界级品牌,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现从贴牌到创建自主品牌的转变。
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告诉记者,我国品牌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市场占有率、工业增加值率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在工信部倡导下,全国已经有近万家企业开展品牌培育试点,涌现出251家示范企业。根据对示范企业的调查,企业主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从17.8%提高到31.4%,工业增加值率从21.8%提高到26.2%,企业经营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重点消费品定制化水平、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显著提升,定制化服装消费增速超过30%,消费品安全技术指标90%以上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
努力构建中国制造新优势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6年的报告中,中国工业竞争力排名第5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以36席位居第5,其中有9个是工业品牌。两个“第5位”说明,中国制造“从大到强”依然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创建以质量品牌为标志的竞争新优势。
陈因表示,注册商标是品牌的重要表征。我国的商标申请量、累计注册量都居世界第一,但是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自主品牌还不多,世界级品牌太少,不仅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称,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从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强国的发展实践看,构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是这些国家迈向制造强国的共同特征。
“我国制造业品牌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出现的客观现象。”陈因分析认为,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反映到品牌上可以明显看到,自主品牌产品的质量水平没有跟上消费需求变化;其次,部分企业和产品在质量信誉、产品安全、实物质量等方面存在差距,甚至问题频出,拉低了自主品牌的生态竞争力,导致很多好企业的品牌难以脱颖而出;最后,一些企业的品牌培育能力还不够强,还没有真正实现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变。很多企业仍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兵,对品牌及品牌成长规律的理解不够深。
“品牌培育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由具体企业来落实。”周宏宁表示,品牌提升的主体是企业,需要企业制定明确的品牌战略,从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全过程创造价值、挖掘价值、传递价值,进而提高顾客感知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才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提炼中国品牌核心价值
今年5月10日被确定为我国首个“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陈因表示,要以“中国品牌日”为契机,完善政策体系,凝练中国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中国品牌美誉度,提振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
“中国品牌整体形象的提升将为制造业品牌发展营建起高水平、高起点的平台。”陈因表示,品牌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它不仅呼唤法治环境、诚信环境、舆论环境等的呵护,还需要企业摸透并遵循品牌培育成长规律展开行动。这意味着品牌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合力作用,共同破解品牌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共同营造质量品牌提升的良好生态。
一方面,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落实质量为先,加快构建以创新、智能、绿色和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动能,把握“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机,为制造业品牌走上定位差异化、结构优化、价值强化的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推进工业品牌培育。周宏宁表示,要把品牌建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以提高企业品牌培育能力为着力点,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专业人才培养、中国工业品牌之旅等系列活动。
“品牌建设要重点把握好5个关键环节。”陈因表示,坚持以诚信为基础,营造珍视品牌信誉的社会氛围和企业文化;坚持以创新为核心,以差异化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的产品承载品牌价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和顾客的认可程度作为评判品牌优劣的标尺;坚持以政策为支撑,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优化市场环境。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