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团队报告引发大讨论:东北要不要补轻纺短板
[导读]
一份报告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主角之一是林毅夫。
这份在8月21日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国内智库组发布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吉林报告》),称吉林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维,在产业发展上既要扬长,也要弥补轻工业的短板。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林毅夫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新结构经济学的创始人,再加上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近些年经济萎靡不振,《吉林报告》一经发布旋即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不仅学术界关注,普通民众也有许多围观者。
此次大讨论争议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吉林是否适合做轻纺工业——更准确的说法是“吉林省是否需要抓住机遇补轻工业短板”。
在东北经济发展局势严峻以及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之际,《吉林报告》 引发大讨论在所难免。在经过学者、市场、政府等多方研究和讨论之后,多年来棘手的东北地区发展能否探索出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争论问题一:一个省同时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多不多?
事实上,《吉林报告》的分析框架脱胎于10多年前林毅夫教授一篇对东北问题的分析文章。
日前,面对社会各界热议的“新东北现象”,一篇名为“12年前林毅夫的文章一语道破东北的残酷现实”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林毅夫这篇发表于2004年的文章原名为《振兴东北,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
该文是首次应用新结构经济学分析东北问题之作,核心观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之前的发展,受益于国家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以来的发展,则受累于赶超战略所遗留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技术结构。东北振兴战略需要采取遵循东北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切忌在东北振兴战略中发动新一轮赶超战略的老办法。
按照林毅夫教授开创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解决东北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违背比较优势型赶超战略”转轨到“遵循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在此理论框架下,遂有了8月21日发布的30多万字的《吉林报告》,该报告建议发展以大农业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现代轻纺产业集群、现代装备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来统领吉林省未来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观点即出,质疑声接踵而至。
银河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的一篇评论文章《林毅夫要把吉林带到坑里?》率先亮出观点。他认为,即便是一个国家,也没有必要什么产业都发展,要发展最有优势的产业,其他靠国际贸易。更何况,东北三省是中国的一个地区,需要把轻纺、家电、电子都发展了吗?如果中国每一个地区都要发展这些产业,都来与江苏、浙江、广东竞争这些产业,中国的省区之间,还需要产业分工吗?林毅夫的第一个致命错误,是把吉林和东北当成一个国家,而且是大国经济来诊断,如果吉林需要补短板发展轻工业,那么,西藏是否也要?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报告》主编、课题执行负责人付才辉在回应孙建波的评论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报告之所以提出吉林省具备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五大产业集群,依据是吉林省的禀赋结构特征。
“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目前有超过1亿人口,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十几个。即便在省级层面,吉林省2016年末有2700万人口,其中16~59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占68.65%,人均GDP为54266元,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53980元。目前吉林省的经济体量与新西兰旗鼓相当,但人均收入水平只与非洲加蓬相当。吉林省差不多就是一个体量较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或地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而不是应该不应该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来诊断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研究员、原所长肖金成认同这个判断,他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林毅夫团队提出的五大产业都不错,这五大产业都是可以发展的。“很多地方政府说要发展哪些产业、不要发展哪些产业,实际上这是误区。什么产业都可以发展,吉林连化工都能发展,其他产业有什么不能发展的?关键是这个地方能不能发展起来、能不能把投资者引过来、能不能把企业引过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也对这个判断没有太大异议,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除了像海南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省份,中国任何一个省级区域都是几千万人口,相当于国外一个国家的规模。因此,从某种角度说,一个省级区域,做五种产业甚至更多的产业,都不会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轻纺业,就一定要补上轻纺这门课,这个倒没有必要。”
争论问题二:补短还是避短?
针对吉林省是否应该发展现代轻纺产业,引发了巨大争议。孙建波认为,吉林和北欧一样由于纬度高,半年天寒地冻,不能发展轻工业,并且发展轻工业也没有必要,他没有看到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在经济追赶时搞轻工业。
付才辉不认同这个看法,他指出,芬兰的诺基亚最早从事的是木材和造纸,后来转型为替荷兰的飞利浦代工生产家电,转而生产自主品牌的电视,最后才发展电信设备和手机;瑞典、瑞士早期的工业化也发展纺织、成衣、制鞋等轻工业;东亚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更是如此。“轻工业在吉林严重缺位,并不是其不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而是,其轻工业短板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工业赶超战略的扭曲结果。”
资料显示,在民国时期,东北的轻工业就已经很有规模。191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东北就占到27.2%,靠的除了农产品(9.060, 0.00, 0.00%)就是面粉、豆饼和酒精等轻工业品。
解放后,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是承担国家重工业赶超战略的主要区域。2014年,吉林省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重是30%比70%,而黑龙江更甚,为20%比80%。即便是2003年开始第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依然没有彻底扭转这种扭曲。
因此,补短还是避短,不仅是争议的源头,也是争论的核心所在。
公开反对补轻工业短板的声音不少。孙建波认为,东北不应该补轻工业短板。他发文表示,林毅夫教授新结构经济学对解释中国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指导后发展国家的崛起也具有极大的政策意义。但扬长补短的建议,却不能适用于东北。
紧接着孙建波的评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也撰文反对林毅夫所提出的吉林应率先弥补轻工业短板的政策建议,反对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强调“轻工业行业基本上是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应该是让市场发挥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也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他认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并不适用于分析老工业基地。
在回答上述质疑时,付才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我们主张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因势利导,而不是政府主导。吉林确实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进入到纺织、成衣、消费电子等轻工产业。例如,吉林省2016年纺织业规上工业增加值147.36亿元,增长16.1%,已经超过能源产业的122.08亿元,现在已纳入吉林省八大重点工业之一。同样,2016年吉林规上工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近140亿元,增长8%,超过能源产业。当前,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需要把握好极为重要的窗口机遇期,恶补轻纺工业的短板,才能让产业结构步入良性发展。”
在一些质疑声中,也不乏肯定之音。肖金成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作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轻纺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在什么地方都应该发展。“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不适宜发展轻纺业,应由民营企业来发展。一些人士之所以认为东北地区不应该发展轻纺业,主要是因为吉林的民营企业比较薄弱。我认为,恰恰是因为东北的民营企业薄弱,才应该发展民营企业。在东北发展轻纺业,一方面可以满足东北的需要,另一个方面也能满足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的需要。”
争论问题三:吉林到底该发展哪些产业?
事实上,吉林的产业结构已经在不断优化。数据显示,近5年来,吉林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多高于50%。这一现象在2016年已有改观。数据显示,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5年的10.5:45.4:44.1调整为9.5:44.9:45.6,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了1.5个百分点,形成“三二一”产业新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但这还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认为,一方面,吉林需要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三次产业比例,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另一方面,要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竞争力,这既要全面提升汽车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又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吉林现在的主导产业是汽车,还应该是坚持的方向,要在这个方向上去转型升级,这是个必须要做的。”黄群慧说。
那么,吉林新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孙建波认为,高铁时代,充分发掘东北的自然旅游资源、健康疗养资源,把东北打造为中国夏季消暑和冬季滑雪的胜地,发展旅游、养老、康复产业。东北应打造农产品品牌,让东北的优质农产品以高端品牌的应有姿态走向全国市场。在主粮、非主粮、绿色养殖、山珍等土特产领域,构建东北食品品牌集群。整合东北生物医药和地道药材产业,大力发展东北的生物医药产业和中药产业,形成地道药材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尤其吉林省,要依托全球人参主产地的优势,构建与韩国竞争的人参药材、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人参化妆品产业集群。
但在付才辉看来,上述内容正是他们提出吉林省五大产业集群的内容之一,而且有更加系统和详细的分析。
《吉林报告》认为,受益于东北平原的自然禀赋条件,吉林省在耕地与动植物资源禀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造就了其农牧业及其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以中药为主体的医药行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首要的长板产业。
受益于吉林省历史遗产积累的重化工业和人力资本的禀赋基础,造就了其汽车产业、石化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支柱性的工业长板产业。
得益于吉林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本与科技实力,造就了其健康、文旅与创意以及研发产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支柱性的(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业长板产业。
“因此,吉林省目前需要根据其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积累,大力发展大农业、大健康、现代装备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等符合其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深挖经济增长潜力。”付才辉说。
争论问题四:东北经济的关键是投资环境还是产业选择?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黄群慧将其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方面。东北三次产业中工业比例过大,服务业比例低,这被表述为“工业一柱擎天”,工业内部结构中重化工业比例过高,或者说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占比过大,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过低。
二是体制机制问题。这表现为体制机制不顺、行政效率低下、思想观念落后,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比重和国有经济所占比例过大,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突出,政府优化创业创新发展环境不够。
三是要素供给问题,存在企业家供给不足进而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不够问题,另外东北地区存在人口流失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长。这三方面问题影响了东北地区内在发展动力的形成,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今后的全面振兴。
上述三大方面,在肖金成看来,体制机制问题是东北问题的关键。“政府是为企业、为老百姓(50.520, 0.15, 0.30%)服务的,而不是管制型政府。政府要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而不是设置各种障碍。政府要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目前各方对《吉林报告》争议的焦点之一正是其没有以体制改革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因此遭到反对。
东北的营商环境曾让高层忧心。2016年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曾说:“我听东北一些企业家讲,现在想在东北搞一个项目,仍需盖200多个章,没有几百天根本办不成。还有不少企业家反映,东北的营商环境和南方一些地区相比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东北地区必须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
辽宁省纪委、省监察厅、省政府纠风办创建的网络工作平台民心网披露的东北440件营商环境案例,有一半以上涉及类似工作效能问题,比如办事拖拉、流程繁琐、服务态度差等这些问题,让企业家寒心、让先行投资者止步。
“东北的问题,根是在投资环境上,不在发展什么产业上,也不在环境气候寒冷上。关键是投资者去那里,企业能不能很好地发展?企业效益好不好?企业能不能赚钱?因此体制要创新,如果体制不改变,谁愿意到那里投资?谁又敢在那里投资?”肖金成说。
付才辉也坦陈,《吉林报告》确实不是从体制论出发,但是,报告认为体制是内生的而且是要在发展中解决的,但不是解决了体制问题产业发展就会自发产生,也不是只发展不需要解决体制问题。
“不论是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的体制,还是现阶段东北的体制,其实都是内生于其经济基础的,要破局还得从产业基础出发,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一方面全局的改革还在深化的过程中,可以针对特定产业来改善营商环境,使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迅速发展成吉林的竞争优势。”付才辉说。记者 王红茹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