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一带一路”加速国际化 TCL波兰工厂布局揭秘

分享到: 更多
2017-09-19 来源:中国家电网

         这是中国企业在波兰投资最大的一家工厂,同时也是当地最大的一家工厂。2004 年,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该工厂也随之归入TCL麾下。13年之后,经过亏损的阵痛、中西方团队的磨合,波兰工厂已经成为了TCL在欧洲业务的桥头堡。借助波兰工厂的组装,以及物流配送优势,TCL集团规划要在2020年以前把彩电业务做到欧洲前三。

  欧洲是全球最成熟、最具竞争力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只有深谙本地运营之道才有机会啃下这块硬骨头。TCL的波兰工厂,就可以看做是 TCL 在欧洲的本地化运营范本之一。TCL整个波兰工厂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在这里TCL共开通了四条生产线,生产电视机尺寸涉及22寸到80寸,单班能力可达139万台,而四条生产线的产能可以做到420万台以上。

  TCL位于波兰的工厂

  欧洲TCL电视机的电子元件,90% 都从中国惠州的生产基地出发,“通过深蓉快铁到成都,成都再走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到波兰的罗兹。整个供应链时间只有16天,跟海运比起来,相差有22天之多。”TCL多媒体战略客户业务中心海外制造中心波兰工厂总经理陈传伦的介绍到。所有零部件到达工厂后,需要进行分拣 - 系统刷写 - 组装 - 测试等流程,最后才会进行包装,运到货架。

  波兰处于欧洲枢纽位置,而 TCL波兰工厂又处于波兰的枢纽位置,毗邻德国汉堡和波兰格但斯克两大重要港口,地理优势明显。TCL电视下线后,一天就能达到法兰克福和巴黎,三天就能抵达包括里斯本、马德里在内的欧洲全境。

  TCL多媒体战略客户业务中心海外制造中心&波兰工厂总经理陈传伦

  在国内,TCL在惠州、成都、深圳等地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但为了在欧洲取得更大的优势,波兰工厂是极重要的一环。

  除了物流和时间成本的优势之外,成本控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欧洲,彩电整体进口有 14% 的关税。将原材料从国内采购,再到欧洲进行组装,这样能节省大量关税。

  因此,TCL波兰工厂缩短了产品与客户的距离,使运转效率提高,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这使 TCL 在欧洲的竞争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TCL波兰工厂的一大特点就是本地化运营程度高并且员工流失率极低。目前工厂有生产工人有200多人,公司职员约50人,全公司只有5个中国人,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工程总监、供应链代表和质量代表。“2004年的时候(汤姆逊)跟我们融合也起到一些冲突,跟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的人,基本那时候都离开了。现在留下来的这些同事非常认同我们整个TCL的文化。”陈传伦表示。

  记者在参观中留意到,波兰工厂的员工普遍年龄偏大。据说这些工人平均工龄超过12年,一些人甚至工作了18年, 经验十分丰富。

  TCL集团副总裁王成在IFA展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欧洲的文化与经济具有多样性。在欧洲,你可以发现40到50种不同的语言,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税收、汇率、进出口政策包括当地经济也有差别。因此,想要在欧洲市场实现成功,本地化非常重要,对于TCL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在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通讯时,还将一大帮拥有专业能力的当地团队并入 TCL,帮助 TCL 更顺畅地地融入到当地。

  由此可以看出,与十年前相比,如今TCL对本地化经营有了更丰富的经验。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实和中欧班列的开通也令TCL在欧洲的业务发展更如鱼得水。

  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在IFA展上接受采访时说到:“整个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还是要建立在我们工业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按照“中国制造2025”全面提升我们工业能力,今年IFA展示的产品也是这个战略的体现。大家可以看产品细节,我们工艺水平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以在新的时期,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我们会把国际化经营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会更完善我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布局。”

  “三军联动、品牌领先、扎根当地发展”是TCL的国际化战略,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拓展新兴市场,进一步提升TCL国际化布局的优势。除了波兰工厂之外,TCL在海外各大主要市场都进行了布局,其中越南工厂主要辐射东南亚的市场;墨西哥工厂主要是辐射北美和中美市场;埃及合资工厂辐射整个非洲和中亚市场;巴西合资工厂,覆盖整个南美洲。

  根据前不久公布的年中财报数据显示,TCL集团营收达到522亿元,营业收入增长7.9%。其中净利润16.6亿元,增长达到110.8%。这其中有将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在中国家电企业普遍出现业绩下滑、亏损的情况下,TCL不仅实现盈利增长,更是中国电视企业中唯一实现盈利增长的企业。

  经过十多年海外市场的深耕, TCL将加速开拓更多的新兴市场,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良好借鉴,也为中国智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赢得认可与尊敬增添了一份力量。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