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

分享到: 更多
2017-10-17 来源:温州网


[导读]
最近,永嘉县传统制造业捷报频传,方正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上榜2017年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名单,至此,永嘉县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共有11家;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奇特乐集团有限公司入榜2017年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名单,这也是此次全市仅有两家企业入选。

  这些亮点只是永嘉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的缩影。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全力推进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企业“两化”融合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大力开展“浙江制造”试点县建设,创成全市首个泵阀产业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今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传统制造业始终冲锋在前,一直是拉动永嘉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永嘉发展之基、富民之源。如今,传统制造业仍是永嘉实体经济的主体,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提供了最大的税收来源,保证了最多的就业岗位,深刻影响着永嘉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而当前永嘉最大的实际是经济实力不强。如果传统产业不能闯出新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构建“一带两城五组团”发展布局难以顺利实施,难以为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谱写“两个高水平”的浙江篇章做出更出色的贡献。因此,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推进永嘉经济转型升级弯弓已满箭在弦上,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硬仗。

  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必须澄清一个误区。传统并不意味着低端落后。当前传统制造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但就此认为传统制造业是夕阳产业,是低端落后产业,要放弃传统制造业,这是陷入认识上的极大误区。9月12日,省委书记车俊在绍兴调研并出席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大会指出:“绍兴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实践表明,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制造业经过长期发展,在先进制造水平、市场占有率、产业生态链的完整等方面优势突出,实施改造提升的基础好、潜力大。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的传统制造业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新兴产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资金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并非平地起高楼。

  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必须扎实做好创新工作。永嘉经济转型正处于以投资驱动为主向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并重转变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加大科研投入,集聚高端人才,加速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做好“机器人+”“互联网+”文章,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加强研究开发和设计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深化“标准化+”,抓好品牌创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快股改上市,加快提升管理水平;以“走出去”为着力点加快对接全球市场,以“电商换市”为突破口无缝对接线上市场,加快推进市场拓展。对于有条件创新升级的行业和企业,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抓紧升级;对于可以整合优化的传统行业产业链,则推动围绕技术瓶颈和高附加值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和针对性招商,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而对于该淘汰退出的低端落后产能,通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实施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用市场手段倒逼企业淘汰退出。

  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必须设定三个转型方向。一是泵阀产业向系统流程装备产业转型:产品从石化领域向城市管网领域转变、企业从单干模式向协同制造模式转变、生产从单纯的装备制造向“装备智能制造+服务”成套化转变,努力打造产值超千亿的系统流程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永嘉从中国泵阀之乡,向中国系统流程装备之乡迈进。二是纽扣、鞋服产业向时尚智造产业转型,尽快建成时尚轻工产业园、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园等时尚产业项目。三是教玩具向教育装备产业升级、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努力打造成国际教玩具众创基地、中国游乐玩具智造基地和区域性儿童游乐目的地。

  继续推动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必须加快小微企业培育。在永嘉的企业结构方面,小微企业占比达94%。在永嘉经济中,小微企业担当不“小”,它和大型企业一起成为拉动永嘉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可是,小微企业的成长殊为不易。尤其融资难、土地贵等老大难问题如影随形。对此,必须继续探索新路子,想方设法将更多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使“小微”在活水沃土中实现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做到环环相扣,进而提升产值和税收。如通过金融改革,以普惠金融活水,缓解小微融资难;以“大拆大整”为契机,全面推进小微园建设,有效解决小微用地难。当然,在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必须有取有舍。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污染环境、投入产出严重不匹配的“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要下决心予以坚决淘汰,为传统制造业的优化提升腾出空间和资源。通讯员 叶圣义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