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2015年3月
建筑卫生陶瓷是我省极具区域特色的优势传统产业,为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现状
我省卫生陶瓷生产企业有潍坊美林、淄博豪利尔、山东信博等11家,2013年产量63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3%,销售收入20亿元,占全国4%,相对于广东、河北、河南等全国主产地,产业规模较小。当前全国的卫生陶瓷生产布局基本结束,山东不具备配套的产业链基础,缺少必须的产业工人,全省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以建筑陶瓷为主。
建筑陶瓷(简称建陶)在我省历史悠久,90%左右的产能集中在淄博和临沂两地。从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三山”(佛山、博山、唐山)时代到2000年后的全国八大主产区(佛山、淄博、唐山、晋江、临沂、夹江、潮州以及长三角地区),到现在全国分散布局,山东始终占据重要位置。
(一)规模及效益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3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建陶生产企业235家,总资产141亿元;全年生产陶瓷砖8.56亿平方米,首次降至全国第4位(“十一五”以来连续6年位列广东、福建之后居全国第3位);销售收入595亿元,占全国建陶销售收入的15%;利润55亿元,占全国建陶利润总额的18%。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图1: “十一五”以来全省陶瓷砖产量及全国位置
表1: 2013年全国主要建筑陶瓷生产省经效指标及全国位置
(二)产品设计能力和档次开始提升。我省建陶产品创新由传统的模仿型开始向自主设计研发迈进。2013年淄博金狮王陶瓷参评中意陶瓷设计大赛获得唯一金奖,2014年淄博大华陶瓷斩获了这一殊荣,提升了我省建陶设计能力和产品档次水平。企业独立研发的防静电瓷砖、“窑变釉”瓷砖、木纹系列地砖以及一次性烧成的微晶石瓷砖逐渐进入中高端产品市场。
(三)生产技术取得突破。我省80%以上的建筑陶瓷企业都已应用先进的喷墨打印技术。干法制粉的工艺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进程取得突破,部分成果已投入使用。我省在国内最早研发陶瓷超薄大板生产技术,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四)产业装备持续提升。我省建筑陶瓷企业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压力机数量占全省压力机总数的20%。辊道窑节能改造以及新型节能窑炉装备得以广泛应用,200米以上辊道窑约占全部数量的25%,其中淄博有4条辊道窑达到300米以上,最长一条达到360米。
(五)行业配套日益完善。我省建筑陶瓷产业已形成了生产、物流、会展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相互配套、融合发展的现代建筑陶瓷产业链,产品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市场认可,品牌形象逐渐提高。
(六)产品出口增速较快。随着产品设计和质量提升,我省陶瓷砖在国际市场具备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近四年出口额增速均保持在35%以上。2013年出口额突破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出口额低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平均规模小,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大型骨干企业较少。多数产品依然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市场价格不高,产品同质化。全省的建筑陶瓷产量虽然位居全国第4位,但仅为福建的36.09%、广东的37.12%,且企业人均生产率较低,最高的企业不到40万元,而全国建陶行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60万元,广东省有的企业达到了70-80万元。
(二)自主品牌、国内外知名品牌建设步伐缓慢。我省大部分建陶产品贴牌广东等企业品牌进入市场,企业贴牌利润低,不贴牌没市场。目前,我省自有品牌产品价格在30~60元/平方米,而广东知名品牌产品价格达到100元/平方米以上。全省建筑陶瓷注册商标约3000个,但国家级、省级以及行业名牌仅有50多个,被市场普遍认知认可的少之又少,与全国重要陶瓷产区的地位不相称,打造“山东建陶”品牌还任重道远。
(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喷墨打印机的推广应用,产品设计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对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投入不足,自主开发和设计能力薄弱。企业轻创新、轻设计、重模仿、重拷贝,主要从广东佛山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等地直接购买设计方案。
(四)产业发展受能源、原材料制约。全省企业所用清洁能源存在缺口,尤其是天然气资源供应有限,与全行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能源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淄博建陶生产所用陶土95%以上从外地购进,临沂约50%从外地购进,运输半径均达到200-300公里,原料持续供应能力具有不确定性,抵御风险能力低。
三、发展趋势
(一)世界及我国建陶产业概况。
1.国际建陶概况。2012年全球建筑陶瓷产量112亿平方米,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区。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产量第一、人均消费瓷砖第一、出口第一的陶瓷大国地位。意大利、西班牙稳居世界建陶强国地位,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国际先进的陶瓷喷墨打印设备也主要产自这两个国家。
图2 世界建筑陶瓷产量(百万平米)
图3 世界各大区陶瓷砖产量比例
2.国内建陶概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陶瓷产量年均增长15.7%,2013年达到110亿平方米。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建筑陶瓷全国分散式布局已形成,传统重点产区广东、山东、福建占全国建筑陶瓷产品总量的比重由2008年的72.98%下降到2013年的56.47%。佛山产区是我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制造基地和营销物流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陶瓷机械、窑炉设备、色釉料制造中心,汇聚了近千家建筑陶瓷相关企业,孕育了东鹏、新明珠、金意陶等众多知名品牌。
(二)市场发展前景。到2020年我国总体进入全面小康,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各类保障房、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带动了建筑装饰同步增长。建筑陶瓷作为最主要的装饰装修产品,未来五至六年总需求仍将呈现稳步发展态势。我省建筑陶瓷产品的重点市场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和华东。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0%,人口约占全国40%,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到2020年,北方地区城镇化率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陶瓷产品消费量相应增长,届时建筑陶瓷消费量预计达40亿平方米。
(三)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1.绿色发展。在当前大环境下,薄型砖、利废型新产品等绿色建陶将成为发展重点。窑炉喷塔等设备节能技术、干法制粉工艺、连续球磨技术、自动控制及智能化技术、余压余热利用技术等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将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随着建陶生产原料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未来标准化原料逐渐向配合料方向发展,按生产厂家的配比要求,直接供应配合料。
2.创新发展。防静电瓷砖、自洁瓷砖、蓄热蓄光瓷砖、健康保健瓷砖等功能产品,以及仿石、仿木类瓷砖等仿生产品,将成为未来建筑陶瓷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喷墨技术、3D打印技术的深入应用,以及自主创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陶瓷建筑装饰一体化设计的实施,产品的花色款式将更加时尚个性。
3.规模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兼并重组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目前建陶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优势建陶企业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必将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采用联合、重组、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向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的大企业集团方向发展。
4.高端发展。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更加理性,消费过程更加注重品牌、注重品质、注重体验。建陶企业不仅要生产出高端高质的产品,还要完善服务体系,健全配套设施,设立高品质的配套方案,涵盖售前咨询、装修设计、装修铺贴、售后服务全过程。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按照“稳定总量,优化结构、创新驱动、打造品牌、市场拓展、绿色制造”的总体思路,实施多元化战略,促进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经济指标。到2017年,全省陶瓷砖产量8.5亿平方米,2020年行业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全省建筑陶瓷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
(三)结构目标。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到2017年,前20家建陶企业产能占全省35%,2020年提高到45%。
(四)品牌建设。到2017年,30%的本地制造建筑陶瓷产品使用属地标识,2020年这一比例达到60%,“山东建陶”自主品牌建设成效凸显。
(五)节能减排。到2017年,清洁生产在全省建陶行业内全面推行,2020年企业环境状况显著改善,行业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扶持培育重点企业。以淄博、临沂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为载体,以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企业重组、联合、兼并为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国际合作、具体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化项目为支撑和切入点,政府扶持,企业市场化运作,培育我省建筑陶瓷核心骨干。改造提升中小企业。对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布局符合要求的中小企,限期改造提升,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对于不符合布局要求的中小型企业,加快限期搬迁转移异地改造。淘汰落后产能。2020年前关闭淘汰规模小,技术装备较落后,环保、安全措施不到位,尤其是不符合城市发展布局要求的小企业,逐步淘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工艺装备。发挥政府在企业重组中的服务和协调作用,重点制定落后企业的退出机制。
(二)实施山东建陶差异化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精、特、专”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针对特定市场打造专业化的品牌,突出产业特色,培育核心竞争力。开发防静电瓷砖、防辐射瓷砖、夜光陶瓷、太阳能瓷砖以及自洁抗菌、耐磨、耐污、防滑、保温等功能型或复合型产品,避开瓷砖表面装饰同质化竞争。发挥我省淄博、临沂众多中小企业专业化加工上的精、深优势,承接行业内大企业订单的分包,走专业化协作配套为主的发展之路。
(三)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全面分析产品定位、竞争对手、目标市场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策划和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注册商标,积极参与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的认定以及知名品牌的评选活动,鼓励出口企业在海外申请注册商标保护。着力打造“淄博瓷砖”和“临沂瓷砖”两个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整体形象,在各级媒体和各类陶博会中广泛推介。创新营销模式,发挥已具备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山东沿海港口优势,努力在国际市场开发上实现突破,切实支撑山东建陶品牌建设。
(四)加快自主创新。建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有条件的积极申请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合作,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鼓励企业走出去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尤其是与意大利、西班牙等陶瓷技术最先进的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直接切入行业技术最前沿。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建陶工业设计成果、研发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广。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开展科技联合攻关,重点加大超薄型、节能环保型、功能型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组织激光印花、粉煤灰制瓷砖、超薄砖、干法制粉等前沿技术攻关,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五)推进绿色生产。支持建陶原料标准化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对资源战略控制,规模化、系列化开采与加工,靠近矿山建立原料标准化加工基地,服务于本区域建陶企业。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生产瓷砖。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建设国际首条粉煤灰瓷板示范生产线。引进佛山、潮州等地的废瓷综合利用技术,将产生的废瓷全部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干法制粉、清洁煤制气、连续球磨、节能窑炉以及除尘、脱硫、脱硝的技术与装备。选择若干家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实现工业废水治理后循环利用,废气废渣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行业节能减排水平提升。
(六)做大做强配套产业。支持专业市场发展,加大淄博的中国财富陶瓷科技城、中国陶瓷科技城、淄川建材城以及临沂的中国陶瓷博览城、罗庄陶瓷城、豪得陶瓷建材城的整合和改造提升,各有重点,差异化经营。大力发展陶瓷会展业,支持“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世界陶瓷采购大会”“罗庄陶瓷展”等陶瓷会展,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扩大会展的规模和国际影响力。支持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中国(淄博)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鼓励建设高档次、集约化、规模化、综合性的陶瓷产品交易中心。支持色釉料产业发展,开发新型环保的色釉料品种,重点加快喷墨打印墨水研发与产业化。
(七)推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建立原料数据库,为原料资源的科学使用提供支撑。运用数字技术,实现自动化工业设计、喷釉、模具加工等。与国内外及本土知名电商、陶瓷网商、软件信息、电子银行、电信运营商等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企业展开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建陶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建立数字化营销系统,为企业与经销商搭建线下展示、体验和线上推广、销售平台,为陶瓷企业全方位开拓国内外线上线下交互的销售市场,助力陶瓷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保障措施
(一)严格行业准入。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提高新上项目的质量。以规划的产能控制目标为上限,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二)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作用,鼓励和支持建筑陶瓷企业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建筑陶瓷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和重点公共平台建设项目用地需要。
(三)加快清洁能源设施建设。政府积极开拓清洁能源供应渠道,分期分批推行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在清洁能源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情况下,采用集中清洁煤制气方案。研究和论证在建筑陶瓷工业园区内建设集中煤气站,为区内企业供应清洁煤气。
(四)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加大对各类各层次陶瓷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企业管理专家、行业智库定期与企业家培训、交流,提升企业家科学管理及创新水平。
(五)完善实施方案评估体系。强化行业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健全方案实施动态评估体系。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和实施手段。
(六)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做好服务,为政府当好参谋。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规划、政策和法规条例时,要积极征求行业协会意见和建议,切实可行地推进全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相关新闻
- 1月~9月山东文教体育行业累计出口额同比2014/12/19 11:16:25
- 1月~9月山东文教体育行业累计出口额同比2014/12/19 11:16:25
- 2014年上半年山东省利润指数下降,景气2014/9/11 9:11:19
- 2014年上半年山东省利润指数下降,景气2014/9/11 9:11:19
- 上半年山东省利润指数下降,景气度遇冷2014/9/11 9:11:19
- 11月山东省塑料制品产量同比负增长2013/12/13 15:40:15
- 11月山东省塑料制品产量同比负增长2013/12/13 15:40:15
- 11月山东省塑料制品产量同比负增长2013/12/13 15:28:25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