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服做成大产业 巧手雕出致富经

分享到: 更多
2015-08-25 来源:绍兴日报

彩鞋、水袖、蟒袍、戏帽……昨天,随着淘宝旺旺的不停闪动,嵊州市秋明戏剧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秋明在网上做成一单又一单生意。“黄泽戏剧服装知名度越来越高,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李秋明说。

在嵊州市黄泽镇渔溪村,集聚着13家像“秋明服装”这样的戏剧服装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不仅是小戏服做成大产业,黄泽镇的湖头村,是仿古木雕专业村,各类雕工精美的床具、桌椅应有尽有。仿古木雕正从手工制作向机械化生产转变,传统民间工艺焕发出强劲的活力。

“嵊州市是越剧发源地,根雕、泥塑、戏剧服装及仿古木雕等民间工艺闻名遐迩,长期以来,这些民间工艺经济价值没有深度开发、产品品牌不强。”嵊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正是通过市场化开发,原先少人问津的民间工艺,如今成了受人追捧的“香饽饽”,仅黄泽镇就涌现出渔溪村、湖头村等多个民间工艺专业村。

借助“电商兴农”,嵊州深化电子商务登记制度改革,设立线下电商登记绿色通道,为从事根雕、仿古木雕等传统工艺的网络经营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帮助他们开拓市场。至去年底,相关网络经营户达4000余家。在“放水养鱼”的同时,嵊州市又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集聚家具、仿古木雕等经营主体50余家。投资3000万元的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入园企业已达40余家,拥有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美工、物流配送等从业人员170多人,去年园区的电子商务销售产值达6亿元。

嵊州市还努力破解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为民间工艺发展开通绿色通道,将根雕、竹编和戏曲服装等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可申请借贷范畴,农村合作银行等8家银行授信3亿元。建设“工艺大师+产业工人”两支队伍,鼓励大师带徒授艺,在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木雕等专业,在重点骨干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基地,该市已有6人获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称号,33人获省级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为民间工艺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市场化手段开发民间工艺资源,既传承传统文化遗产,也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嵊州市文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嵊州市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非遗项目15项,民间手工艺已注册商标68件,成为全国最大的戏剧服装和道具生产基地。去年,该市以农村民间工艺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近30亿元,民间工艺直接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