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意”日渐式微 民间手工艺期待重生
苏州地灵水秀,人文荟萃。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丰厚性体现在古城名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以至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丰富的物化形态,体现在昆曲、评弹、吴门画派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围的浓重。文化底蕴的厚重深邃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博大,是苏州成为中华文苑艺术渊薮之区的重要原因。今天,苏州的综合经济实力也已上升到全国前五位,因此,在经济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苏州的文化传承、古城的开发保护又成为苏州人面临新的课题。
苏州民间手工艺期待重生
日渐式微的“苏意”
苏州的民间手工艺有个很雅的称谓,叫“苏意”。它最早追溯到吴越春秋时期的青铜兵器。到明清时期,苏州的苏绣、苏裱、苏铸等已经相当出名了。然而记者了解到,如今的苏意中的不少门类正处在相当艰难的境地,一些手艺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苏裱作为书画界裱画中重要的一个流派,而现在能够真正掌握其精髓的不超过五个人,竟然都是花甲暮年的老人。而苏州的特微立体雕刻和核雕,也只有一个叫董兰生的人在苦苦支撑着。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被称为“苏州两朵花”之一的“通草堆花”,在经历了顶峰后,逐渐没落。到文革后期,有关部门曾专门寻找从事这一工艺的人才,却只找到了两位。到现在,苏州最后一位从事这个行当的鲍士钤老人也已经金盆洗手了,这标志着这朵苏州民间手工艺奇葩将彻底的消失。
同行面临岌岌危境地的手艺门类还有吹糖人、九连环、核雕等。知情人表示,除了创新不够,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外,业者身份低微、收入少、学艺难也是不少苏州手工艺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民间手工艺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个根基。它的失传意味着根的缺失。”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君明这样认为。
要发展必先受关注
“手工艺要发展,首先是生存,而生存,必须先被关注。”苏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陈秋生先生这样感慨。他举例为证:“濒临灭绝的桃花坞年画,在市领导的直接过问下被列入了苏州工艺美院的课程,从而避免了灭亡,也取得了传承和发展。”
而让他欣慰的是,苏州的民间手工艺正在得到关注。一个很好的明证就是今年八月份有关部门开展的苏州市民间艺术普查工作,而他本人也将参与此项工作。
今年6月11日,市宣传部、文广局、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的这项普查为期两年,查涉及八大类约60种民间手工艺。普查将对民间艺术的分布、技艺、演变、风格流派、相关的民俗背景、从业人员、生产方式、发展前景等进行重点调查。
政府的强烈关注,使得这次普查有了不同寻常的背景。“而调查的对象的标准也很严格,如要求是获得艺术类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在省、市、全国民间艺术评比获过将的艺人和作品。我们将在最大限度上把苏州的手工艺精华‘一网打尽’。”一位从事普查工作的官员称。
采访中记者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细节:前些年,一个苏州民间艺术代表团到美国访问大受追捧。人们对巧夺天工的苏州手工艺品时常发出“不可思议”的赞叹。一把檀香扇卖到100美金、一件苏绣服装卖到几千美金仍然购者如云。
“这说明制作精良、符合市场需求的手工艺品还是很有前景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有发展潜力的民间工艺在政府引导下推向市场,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民间工艺的必由之路”。陈秋生告诉记者。
新闻行动有了成果
对根的追寻和保护,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今年六七月间,名城早报与苏州广电总台社会经济频道共同发起了“抢救中华工艺从苏州出发”大型新闻行动。经过电视同仁们的艰苦工作,26集的大型纪录片《手艺苏州》国庆前夕起将在社会经济频道陆续播出。
在50年不遇的高温里,摄制组遍访了散落在苏州各个角落的手艺名家,他们被这些湮没于市井的文化魂宝所震撼。总编导孙欣激动地说:“看到这些民间手艺的现状,我想,这件事做得不迟!”
运用电视手法系统地关注民间手工艺在苏州是第一次。电视片将通过一件作品、一位人物、一个故事引出一门手艺的传奇。社会经济频道总监陈广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为这次民间艺术普查吹响号角,也唤起全社会对民间手工艺和手艺人的关注及尊重。”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