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服装行业O2O变革 “移动式”消费已成主流

分享到: 更多
2015-02-27 来源: 互联网

    电子商务已经势不可挡,我们与其担心电子商务瓜分线下份额,不如开始思考两者的发展如何联动。而提到线上线下的联动,人们自然想到了一个词——O2O。
  进击的O2O是电子商务浪潮中的又一个巨浪,在支付宝、微信、物流等行业巨头的热切关注下,迅速成为了年度热词之一。以前,O2O只是一个人们听着耳熟,却不求甚解的新词,而如今,它却已经融入生活,成了消费过程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电商来袭·数说服装行业变革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3年上半年,李宁、中国动向、361°、安踏、匹克、特步6大品牌累计关闭门店数量达2249家。服装行业的关店潮从运动品牌、休闲品牌蔓延至男装甚至女装品牌。旗下拥有Esprit等品牌的思捷环球(环球专卖店)公布的截至2013年12月末的业绩显示,仅去年一年即在华关店38家。
  另一方面,据艾瑞统计,2013年服装网络购物总额5195亿元。服装销售渠道方面,购物中心、专卖连锁、百货商场、超级市场、展会、批发市场均受到网络销售的一定冲击,北京动物园、武汉汉正街、上海七浦路等全国重要商圈也在悄然变化。这些寸土寸金、屡屡制造创富神话的商圈在升级与转型的背后,挑战与机会并存。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王茁认为,“线上线下”强烈反差的背后,彰显的便是消费者当前消费行为的变革:线上消费已成习惯,而线下消费已经从原来的纯消费转变为互动体验,包括分享娱乐等因素,表明消费者对于线上、线下零售习惯的认知变革。
  在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磨合过程中,一些市场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上,选择了O2O模式,将实体市场与互联网交易加以结合。四季青网络科技公司CEO慕容说:“将来线上线下会大融合,两者是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关系,线上的产品还是来自实体生产企业。实体企业如何适应线上线下大融合的商业趋势,开始建立线上线下立体的销售渠道,才是关键。对于服装专业市场而言,O2O如何落地是个系统工程。”

  “移动式”消费已成主流
  从APP商城到微信支付,从打车软件异军突起到生鲜电商大举逆袭,2014年,O2O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团购概念,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在各行各业掀起理念式革命。而2014的“双12”支付宝红包活动,则在年末再一次给O2O模式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O2O将改变整个服装零售行业的发展版图,而O2O的核心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来源于社交网站,代表了一个个网民的真实想法,反映了他们的确切需求。因此,对于O2O时代的服装业而言,“消费者”不再是一个笼统模糊的群体,而是一个个由海量而碎片化的数据支撑起来的“整体的人”。
  电子商务从兴起到巅峰已经经历了十年时间,电商十年,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甚至生活模式已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几年前,人们离不开电脑,如今,人们离不开手机。这是移动客户端的胜利,是无线互联网的胜利,也是O2O时代来临的催化剂。随着4G的正式启用和wifi接入的普及,消费者越发依赖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随着这些设备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节奏,人们的“购物”模式也逐渐从“专门去购物”转变为“随时在购物”,移动设备和4G的普及,使得人们越来越习惯地利用碎片时间在网上“逛街”。
  回首2014年各行各业利用O2O模式所创造的惊人业绩,人们不禁感叹着O2O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强大魅力。反观服装行业,就在中国服装行业认为即将迎来市场复苏之时,迎来的却是电子商务的大行其道。电商疯狂瓜分市场,线下实体店大幅缩水,甚至沦为线上销售的“试衣间”。实体销售惨淡的同时,双11、双12、手机淘宝节、微信购物等新型模式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扩张,消费者的网购热情一路疯涨,而服装一直是网购产品中稳居前三名的重要品类。
  由此,业内达成共识,市场低迷只是一种假象,人们对于服装的消费热情还远未得到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和期望正在不断产生,消费升级和社会转型的同时也给服装业带来了诸多的消费盲点和商业机会。
  专业市场在电子商务方面一直在进行多种尝试和探索,它们建立电商产业园、提供电商培训课程、打包淘宝销售服务、搭建垂直电商平台 然而取得的效果却一直无法令人满意。无论如何,真正的商业形态是做出来的,你可以不关注,你可以不思考,但顾客的习惯已经在变化,移动互联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国大批的服装专业市场在电子商务之路上苦苦摸索,他们明白电子商务非做不可,又不忍割舍培育多年的实体巨人。因此,在2014,很多专业市场选择了O2O模式,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为了更好地进行线上线下联动、互利共赢,他们多次试水,探索出一条条新路。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