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智能化之路还有多远?
家电和软件市场在“智能家居”方向势头强劲之时,与大家亲密接触的家具端好似也不甘“寂寞”,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品牌打出“智能”的标签,近日又有喜临门联手和而泰的新闻出现,家具企业的智能化选择,多少也露出了几分端倪。
那么消费者对家具智能化的选择是否买单?智能家具的形式能否真正为消费者解决“智能”需求?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市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智能家具品牌较少,没有像“智能家居”在科技端和家电端的参与热情高,同时,在产品性能上,还暂时处于家电和家居结合的“1.0”阶段,智能家具对满足消费端的需求还有待成熟。
市场:智能家具品牌可选性少
近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北四环居然之家和蓝景丽家大钟寺两个卖场,进店咨询有关智能家居的情况,与家电、软件端口的“智能家居”热度相反的是,和“智能”相关的家具品牌仍为少数,两家卖场均只有1个(非同一品牌)。
对于其中一家品牌的市场铺设情况,记者电话了其品牌市场部经理杨先生,据他介绍,从今年年初起,该品牌开始在全国及北京各地区发展经销商,现全国已有26家店,属于正在铺设市场的关键时期。而另一企业品牌仅有部分产品包含“智能科技”,并不能成套系,所以全国哪些店面上有这一系列产品,并不好准确计算。
基于此,“智能家居”在家具企业中,呈现出品牌较单一的状态,消费者可选性较少。
功能:智能性还需大步升级
据记者了解,即使是命名为某某智能家居的品牌,也只是其中两个系列包含智能性,并非产品线的全部。记者随后就其相关产品进行了体验,发现市场现有的智能家具较为简单,更多时候像是家具与家电结合在了一起。
以某一品牌的鞋柜为例,在鞋柜外表看来,和其他产品并无大异,打开里面则包含了擦洗鞋和杀菌功能的机器。另外的一款餐桌产品,玻璃表面实木框架,看起来也并无“机关”显现,但等插上电后,就可看到中间部分有一圈亮色,原来在餐桌中间就装着一个电磁炉。对此,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消费者家中已有擦鞋功能的电器或电磁炉产品,其中产品在某些程度上就会略显多余,但如果恰巧家中还没有相关产品,这一体验则具有一定吸引力。
另外,除了小家电的嵌入,还有数字影音以及存储系统的嵌入,但随着科技的更新速度,这些产品的实用性则有待考量。
比如其电视柜产品内嵌入了路由器,并包含1千G的内存,人们可以用手机操控进行图片传输,或与电视机进行内容互通;还有,外表无特别的床头柜,实则包含一个“隐形”的充电器,手机放在那可以自动充电;另一款边几,蓝牙系统可连接的音响就嵌入在其中……
以上种种“智能”性暂时来看,或许属于较为先进的科技。但,业内人士认为,时下产品技术更新速度较快,而家具又属于耐用型产品,如果嵌入的系统无法跟上科技的换代和升级,那么其中的千G的存储或者充电功能或许将在某天就不再匹配人们的家居生活。如果家具中的智能系统无法在不破坏家具的前提下取出来更新换代,那么对消费者来讲,购买时的初衷则就没有被真正满足。荣麟家居连锁总裁戚麟对此表示,“智能家居一定是科技端作为主导,目前出现的产品也仅仅是成熟技术的罗列,不是未来的核心方向,智能家居需要很长时间的科技进步和传统产业的磨合,才能更新变化”。
服务:定制较难 安装需配合
还有一点,由于目前智能家具内置入了相关机器设备,所以在尺寸定制方面有许多不便。据企业介绍,鉴于成本控制,多数包含智能功能的家具没有定制的选择。
另一品牌的产品,则是把电视柜、书柜或梳妆台等家具都设计成电视“墙”,在原有柜体的基础上加入或可移动,或可固定的电视盒子,消费者可以打开其中放置挂式电视,另盖上“玻璃”盖则可避免辐射,对人体进行保护。此外内置音响或插头等均可以为丰富的影音效果服务。但是,这类产品的问题,在于需要电视安装和家具安装的同步进行,稍显不便。
虽然在智能家具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但对于传统家具业的未来发展,戚麟认为,“未来智能家居肯定会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但是不会颠覆原有传统生产企业的地位。并且,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推广方面,还需要不断探讨,就是随着科技和传统企业生产的融合,逐渐成熟的市场也需要明确的标准出现”。
挪亚家总裁陈志军也有类似观点,他对家具端的智能化表示,“现在的家具品牌,都是以木头和文化为传承中心的,传统制造业和智能好像离得比较远,可能另一代的人才会涉足智能家居,目前的家具圈估计搭不上边”。
基于此,对比科技端所描绘的未来智能家居的蓝图,家具端的“智能”还略显简单。对于消费者来说,可选择的智能家具品牌和产品还不算丰富,对于市场来说还没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所以,未来智能家具的发展,除了核心科技的加入和引领外,还需要一段时间与传统制造业相互磨合。至于多久才能够出现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家具,或许正如其中业内人士观点所言,家具行业的下一代可能走出智能家具的新时代,搜狐焦点家居也将继续关注智能家居的变化发展。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轻工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轻工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轻工业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之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于转载之日起30日内进行。